有人说人的一生从一开始就是注定的,上天已经安排好了一切,你要做的就是遵循上天的旨意,走完你的一生,他们称之为——宿命。
生老病死,贫穷富贵,儿女情长,家国仇恨,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上天精心的安排。人们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好好度过自己的一生。
也有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人的一生受天命,尽人事,上天和父母给了你生命,之后的路掌握在自己手中,他们称之为——命运。
在这样的理论中你可以从贫民变成富豪,可以从底层做到皇帝,你的一生跟你的出身没有关系,因为你可以改变它。
从古至今没人能确立一种说法,证明另一种说法是错的,所以自然而然的形成两派,相互攻击,相互制约,谁也说服不了谁,因为你总能找出理由反驳另一方的说法。
对于无数言论笔者无意与各位看官讨论其中对错,然而笔者认为这些说法也给世间万物提供了两种可能性,比如接下来要说的故事,或许我们能从中感受一二。
雨过天晴后,明月当空,如玉盘般圆润,夜空中也没有云彩,月光如银光洒满大地。坐于亭中,便感微风拂面,使人心旷神怡,忍不住想要饮酒作诗,使人感叹真是个赏月的好日子啊!
此时位于大河北边的一个村子里,即将迎来一个新生命,大家都期待着见证这美好的一刻。
这个村子叫纪家村,相传最早这里叫姬家村,但因战乱不止村里年轻人死的死,走的走,只剩下老弱病残在这里等死。后来有一纪姓公子游历四方来到此处,不忍老人孤苦伶仃,携家眷在此处住下了。一方面能照顾村里的老人,一方面纪姓公子也想成家安定下来,正好走到了这里,便在这里落地生根。
此处为丘陵地带,小山众多,挡住了视线,加上山路难行,而且村民们也没什么可抢的了,士兵们不愿来此,人们终于能安定下来了。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又吸纳了很多流落到此的难民,村子人口逐渐多了起来。时光荏苒,村子里的老人故去,新人兴起;人们为感恩纪公子,姬和纪又有点同音,叫着叫着,也就成纪家村了。
而纪家到了纪凡这一代,已经二百多年了,纪老爷为人和善,宅心仁厚,不过纪老爷至今无后,这也成了纪老爷的心病。现在纪夫人临产,很多村民都来到了纪家门前,希望见证纪少爷的出生。
屋子里烛光跳动,一位接生婆和几名丫鬟忙碌着,七天前接生婆就已经请到了家中,纪老爷50多岁了,前几胎都未能保住孩子,这次不能再有闪失了!
此刻门外纪老爷正来回踱步,他既兴奋又害怕,屋子内夫人的阵阵声音更让他焦急万分,这次可不能有闪失啊!
“用力啊!夫人,深呼吸!”“快,换水!”屋子里接生婆指挥着大家:“准备好剪刀!”“再拿个烛台来!”接生婆知道这次意味着什么,前几次都是她接生的,如果这次再失败……“毛巾呢!”接生婆不敢再想。
门外管家老吕指挥者下人赶紧把需要的东西准备好,他的儿子小吕也在院子中焦急地等待着,他是帮也帮上忙,又不知道干什么,小声嘀咕了句:“希望是个男孩吧。”
这话被老吕听到了气的他怒目圆睁,一脚踢倒了小吕:“混账东西,肯定是个男孩!再胡说,我,我打死你!”
老爷正焦急无比,也知道老管家是出于好意,摆摆手示意没关系。小吕冒出一身冷汗,险些犯下大错!慌乱中见旁边站了个下人,一脚踢了下人个踉跄“还不快打热水来!”
下人不知犯了什么错,刚才已经送过热水了啊,但也不敢问,赶紧打来热水来到门前。
老吕气不打一处来又踢了下人一脚“谁让你打水的,拿毛巾来!”
“刚才……”
“还不快去!”老吕见下人磨磨蹭蹭,又踢了下人一脚,水也撒了大半。“是是是”下人边答应着边逃命般抱着半盆水去拿毛巾。
小吕一看知道是自己的错,帮不上忙又碍眼,赶紧来到门前对着安静的村民说道:“还请大家不要出声,保持安静!”
村民们鄙视地看着小吕,小吕自知理亏,尴尬地笑了笑。
“出来了!出来了!头出来了!”一声嘹亮地哭声响彻村子“哇…哇…”
“老爷!”老吕转过身冲老爷喊到,眼里瞬间涌出泪水“老爷”老管家激动地看着老爷,两只手颤抖着,他是孤儿,从小被纪家收留,后来成人,再到娶妻生子都在纪家,并成为了纪家的管家,打理着纪家大小事务,一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纪家也视老吕为一家人,此刻纪家有后老吕怎能不激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