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没和大家好好聊聊,借这个机会说一下。
先汇报一下成绩,均订已经一万一了,24小时追定在7000~8000之间,感谢防盗。
再卖卖惨,其实也不算卖惨,是我的真实想法。
其实这几天写的一直很痛苦,昨天几次易稿,删了三四千字,熬到了快4点,最后写出来的版本也不是特别满意。
至今群里和这几章的本章说都不怎么敢看,就怕有人骂我。
原因一方面这几天状态不好,另一方面就是这几个情节设定的都一般,没啥亮点,我写起来没有激情。
身体也有点不好,这两天有点眼睛不舒服,影响心态。
还有就是,曹轩这个主角的地位已经到达了相当高的程度,下面该如何写,并且还得写出爽感,是一個不小的难题。
之前的章节我也一直在试探,但效果没有我想象的好,挺纠结的。
我之前也在群里说过,这本书大致在250~300万字完结,即便是超出,也超不了多少。
其中正文完结,应该在书里的2012~2014年。
之后我的计划是写番外,一直写到2022年,但番外究竟怎么写、写多少,具体情况还要看成绩和读者反馈,毕竟作者也得恰饭。
但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尽力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结局,让曹大官人的故事有始有终。
今天厚颜请假休息一天,我换换脑子,调整一下,再理一理大纲,欠得更新之后两天补上。
另外询问一下大家的意见,很多人都反映了11点太晚了,等更新耽误大家时间
只怪我拖延症太严重,我计划后面的放到早上定时更新,后面几天逐步过渡………
2007年的华语歌坛,在原时空很多人眼里,是黄金时代的最后余晖。
但抛开上帝之眼,在眼下实际上是一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
尤其是现在乐坛有了曹轩,更是如此。
中国华语乐坛近几年早就有了黄金时代之说,但是这个黄金时代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算,始终有争议。
有人认为,既然是黄金时代,自然要包罗万象,四大天王、谭张争霸,还有台省的那帮大腕都得算上。
有人则认为,这么算太扯了,再往前点,直接把民国的周旋、姚莉、李香兰都算上都行。
还有人觉得应该按照地域分,近些年内地市场为主要市场,那么黄金时代肯定得顺着内地流行市场崛起的路线走。
1994年,内地流行音乐开始崛起,华语乐坛的黄金时代起始点应该放在这。
但这个说法很多人不同意。
1994年是内地流行歌坛崛起,却不是市场崛起,早些年邓丽君、四大天王他们的磁带照样卖得满天飞。
这个时期的内地市场看似繁荣,但盗版居多,反倒是台省和香江的唱片市场相对更成熟一些。
同时,这个时期的内地歌手基本上被港台压着打,只有少数几个有些名堂,但也卖不到港台。
所以,有不少人得出结论,如果按照市场和影响力来算,应该是1997年曹轩出道之后,以一己之力反攻港台,这才是黄金时代的开端。
不过,这个说法还没有说服所有人。
还有一些人坚持,华语乐坛的黄金时代不应该单单只是指市场和影响力,作品质量更是重中之重。
1997年曹轩横空出世,镇压歌坛数年,这期间有不少好歌好作品,但远谈不到百花齐放的地步。
倒是新世纪之后,大批创作歌手陆续崛起,周杰纶、陶哲、某王、林骏杰、五月天的阿信,内地这边也有朴树、许威、汪头条、水木年华、刀狼等。
无数原创精品出现,华语乐坛佳作不断,这种丰富多彩的华语乐坛才应该被称为黄金时代。
几经撕逼,大家也很难达成共识,但不管怎么样,曹轩肯定是这个时代的核心中的核心。
甚至有激进的歌迷和乐评人喊出,只要曹轩还在歌坛一天,华语乐坛的黄金时代就不会结束。
这话肯定是有所过誉,哪怕喜欢装逼曹轩也从来不敢承认这个说法。
毕竟再牛逼的歌手,也不可能撑起整个华语乐坛的黄金时代,顶多就是半壁江山。
曹半壁:(??╰╯??)
时下,华语乐坛的黄金时代在大家眼里依然是蓬勃发展。
曹天王独孤求败,稳坐龙头。
小周实力超群,新专辑只要不碰上曹轩,基本上通杀霸榜,是曹轩之下最强势的歌手。
某王稳中向上,这两年的专辑虽然没有特别强势,但还是保住了乐坛当下最红男歌手前三的位置。
其他几位当红男歌手各有成就,其中这两年最出位的莫过于林骏杰,去年的《曹操》《一千年以后》都是年度爆款,还登陆了2006年的春晚,势头猛得一批。
女歌手更别说了,台省四大三小几个天后疯狂内卷,台省金曲歌后之争,激烈程度更甚男歌手们。
飞儿乐团、五月天、S·H·E、飞轮海等一系列乐坛组合,也各有各的发展,个别声势丝毫不逊色那帮当红歌手。
虚假的华语乐坛半壁江山——曹轩(x)
真正的华语乐坛半壁江山——台省乐坛(√)
甚至单从市场和影响力来说,台省乐坛在如今的华语乐坛都不能仅仅只算半壁江山,说拿下七成江山都不过分。
余下的三成,除了曹轩,别人想吃还得看人家脸色………
当然了,这个说法三年前还算适用,如今的局势有些不一样。
2004年,内地开办了《明日之星》《超级女声》《我型我秀》等多个音乐选秀节目,培养出了大批选秀歌手。
最关键的是,这里边很多歌手都是签在繁星旗下。
“台老爷”又高又硬,可架不住内地有个霸气外露的“曹麻子”………
从1998年开始,曹轩与港台歌手斗了小十年,从最开始的碰瓷强行并列,慢慢到平手,再到以寡敌众,最后全面压制。
小周带着所谓的新四大天王和台省四大三小天后,折腾了五六年,还是被曹轩死死按在身下。
没错,华语乐坛被台省占据半壁江山,但华语乐坛最好的歌手还是内地人。
有曹轩在这戳着,意义不单单只是他自己大红大紫,同时也打破了很多人对港台大腕的固有思维。
华语乐坛天王天后不仅只有港台歌手。
商业电影扛票房的演员不仅只有港台演员。
曹轩就像
一面内地乐坛的大旗,以一己之力扛起了港台歌手的冲击,保留了内地歌手的生存土壤。
同时,在《明日之星》等综艺平台和互联网的宣传曝光,以及繁星重点资源扶持,以顾淼淼、章杰等新一批的内地歌手开始陆续崛起。
歌坛将这帮人称之为【繁星系】歌手,更扩大点叫【明日之星系】和【选秀系】歌手。
其中最红的顾淼淼、刀狼、凤凰传奇已经成了内地代表歌手。
前者内地小天后,后两者网络和彩铃扛鼎大佬。
此外,《明日之星》出身的杨臣刚、汤超、高晋,也都是网络和彩铃届的中坚力量。
平安、薛志谦、章杰、陈初生、马天雨等人,成为业内有名有号的新生代男歌手,个别歌手已经开始从台省男歌手里抢粉。
女歌手的姚蓓娜、戚维、李玉春、叮当、金沙、张靓莹、谭薇薇等人也开始不再让港台女歌手专美人前。
作为一个歌坛大佬,曹轩对华语乐坛的贡献其实不算多,比较值得一谈的就是催化扶持了【繁星系】和内地一干新新生代歌手的成长。
或许在2007年,这帮歌手刚刚起步不久,距离小周他们还有一些距离。
但聚而成势,已经成了华语乐坛不可忽视的一番力量。
或许再过两年,抛开小周等少数顶尖或者代表歌手,整个华语乐坛将会重新洗牌
到那时,就是港台歌手们看“曹老爷”脸色的日子了………
不过现在,曹轩还得当两年“曹麻子”,等待这帮歌手成长崛起。
虽然是“曹麻子”,但实际上,没几个台省歌手能和他硬碰硬。
上一次的小周,已然是近两年唯一一个敢挑战曹轩的歌手了,惨败之后,让人越发对曹轩忌惮惧怕。
尤其是去年《Legend》全球封神,大家完全不是一个层次和体量,更没有人愿意和敢和曹轩硬碰硬。
曹轩7月份发专辑,小周原定11月初的专辑都挪到了12月底。
某王原定7月份出专辑,都已经放歌打榜了,看到曹轩也发,马上“技术失误”,专辑发售时间延后,至今没给具体时间,明显是在观望情况。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被曹轩吓退延迟发售专辑的知名歌手还包括容祖儿、五月天、张惠妹、飞儿乐团、飞轮海、蔡衣林等。
有个音乐记者将这次乐坛集体放鸽子称之为【谈曹色变】,不知道是讥笑众人胆小还是暗讽曹轩霸道。
但有一说一,曹轩绝对没使用什么非正当竞争手段,都是正常的发专辑流程,甚至削减了很多宣传,他本人都没怎么露面。
不战而屈人之兵,曹轩也没有办法。
如果有机会,他倒是想和小周再碰一碰,甭管如何,起码听个响热闹热闹。
可惜,小周或者他背后的团队没有这个想法。
上次一战,小周被打击的够呛,现在曹轩借着《Legend》之势,摆明了谁上谁死。
哪怕他们心里还有让小周逆袭上位的想法,也不可能在这个有输有赢的时间点挑战曹轩,与主动送人头根本没区别。
于是,自曹轩出道以来,这张《人间》敌对环境是最为轻松的,几乎没有一线歌手同期发专。
距离最近的歌手是5月发专的蛇团的《中国话》,其他几位知名歌手,顶多发了单曲打榜,专辑全部延后。
连许多知名音乐人和资深歌迷都忍不住在博客调侃。
曹轩当年第一张华语专辑与任贤奇【南任北曹】巅峰大战。
第二张专辑连战娜英、张惠妹双天后,硬刚国民热剧《还珠格格2》。
第三张专辑被半个歌坛围剿,被他悉数镇压,一战封神。
第四、第五张专辑踩着一个个华语乐坛知名歌手专辑的“累累白骨”。
第六张专辑把小周按在地上反复摩擦,让当时这位打遍歌坛无敌手的新天王差点“道心崩溃”。
大魔王的名声不是叫出来的,是活生生从血山血海里杀出来的………
结果如今时过境迁,曹轩这张新专辑《人间》发布之后,各大歌手销声匿迹,与他争榜的歌手变成了——
《QQ爱》:王麟
《老人与海》:海明威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阿木
《等一分钟》:徐誉滕
《该死的温柔》:马天雨
不是说这些歌曲和歌手不好,甚至说这些歌曲能够成为曹轩的“敌人”,都不是易于之辈。
《QQ爱》今年4月份发布火遍网络,成了企鹅QQ最佳宣传曲。
单从传唱度和歌曲影响力考虑,甚至要超过曹轩之前给QQ写的《灰色头像》。
《老人与海》,火的一塌糊涂,2007年上半年最火的歌曲之一,在原时空可以跻身年度前十。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网络和彩铃神曲,当前新歌排行第一,大街小巷都快放烂了,在原时空也可以跻身2007年度前十。
《等一分钟》和《该死的温柔》,也同样火爆非常,彩铃网络两开花。
后者还是繁星签约歌手马天雨所唱,本来就想出个单曲,没想到直接爆红,从新人变成了【繁星系】代表歌手。
但是话又说回来,这些歌火是很火,但是多数歌火人不火,无法形成规模的歌手品牌效应。
勉勉强强一个《明日之星》全国十强的出道马天雨,还算有些人气,但指着他挑战曹轩,与蚍蜉撼树无异。
说句难听的,就是一帮乌合之众,都不用曹轩的粉丝集体打榜,靠路人水就能把他们全压下去。
以往曹轩发专辑,除了新歌发布,大家最兴奋的就是看他爆锤各路天王天后。
结果这次《人间》发售,不管是粉丝也好,还是路人也罢。
看着专辑歌曲各大音乐排行榜轻松登顶,顺滑的仿佛一个老处男遇到了经年女菩萨,以至于大家都有些茫然。
老子一腔热…血,这就完事了?
连曹轩本人和繁星华纳的工作人员都觉得索然无味,你们好歹挣扎一下啊,我们实在赢的没有存在感。
不过,因为没有了瓜吃,更多的人把视线放在了《人间》这张专辑本身。
忽略了场外干扰,更纯粹的看待这张专辑。
《人间》这张专辑总计12首歌,其中两首是曹轩的春晚歌曲《这世界那么多人》和《时间都去哪了》。
这两首歌之所以放进去,也是因为整体立意和《人间》这张专辑比较搭调,都是走人间烟火,感怀人生的风格。
反倒是挺火的《雅俗共赏》只作为单曲发布,没有加入专辑。
除了这两首春晚已经出的歌曲,剩下的10首歌,5首普通,5首精品。
普通不谈,精品分别是前面提到过的《路过人间》《老男孩》和《一路生花》。
而剩下的两首歌,一首是民谣《春风十里》。
这首歌是鹿先森乐队2015年的作品,起先不算多红,后来被各大歌手翻唱,才成为年度爆款。
曹轩个人是非常喜欢民谣,甚至要更胜于摇滚,不过很多民谣在他看来,有一种过于文青的矫情,粗听很不错,仔细一听就有一点“油腻”。
《春风十里》不敢没有这个毛病,毕竟绝大部分的民谣在很多人眼里都有点“无病呻吟”的文青味。
不过这首歌所谓的“矫情”感觉很淡,甚至可以说是忽略不计,歌词相对清新,旋律流畅,听起来民谣特有的安静感,不是把那种所谓的伤感往你脑子里硬揉,而是淡淡的让你感受。
曹轩以往的作品里民谣不算多,这次专门挑这首,一来是丰富题材,二嘛,也是确实喜欢。
另一首歌,也是《人间》这首歌真正的主打歌——《十年人间》,全名是《盗墓笔记·十年人间》
其实最开始,《人间》这张专辑,曹轩打算几首主打歌全部套上“人间”两个字。
除了《路过人间》和《十年人间》,还有《Whtrerds》汉化版的《在人间》,程响的《人间烟火》,以及《一路生花》的原版《不负人间》。
后来考虑到《人间烟火》质量和传唱度都要弱一些,当普通歌曲没问题,精品差点劲。
《不负人间》和《一路生花》且不说抄袭和质量谁高谁低的问题,关键《不负人间》是布袋戏主题曲,里面的很多歌词不适合曹轩用,所以他才会选择《一路生花》。
至于《在人间》,这首歌不错,但太丧了,以至于被传言封杀。
不管传言真假,但这首歌的路子真的不适合曹轩,以曹轩如今的地位和身份,唱什么歌真的不能随心所欲。
情歌没问题,励志的歌最好,其他的题材的歌最好要符合主流价值观和正能量。
像《在人间》这样的歌曲他不是不可以唱,但太负能量了,而且里边的歌词有些敏感,容易被人拿出来做文章,万一被带节奏,这就不好解释了。
曹轩不怕麻烦,但也没有闲到自己去找麻烦的地步,他又不是非薅这首歌不可,况且英文版已经出了,也不算浪费旋律。
放弃了几个“人间”的歌曲,仍然起名《人间》,是因为专辑许多歌曲都是对人间烟花,人生岁月的感怀。
同时,也是配合专辑第一主打歌《十年人间》。
《十年人间》这首歌,最开始差点是专辑名,后来曹轩觉得太抢其他歌曲的风头再改成《人间》。
在曹轩的所有歌曲里,《你的答案》这首歌占据很大地位,因为这首歌配合MV是曹轩的自传式歌曲。
而这首《十年人间》,也是曹轩的自传式歌曲。
《你的答案》说的是曹轩从一个农
家出身的穷小子群演,向着风,拥抱彩虹,最终扬名立万。
《十年人间》则是曹轩这十年的风风雨雨,苦辣酸甜。
曹轩1997年10月,发布单曲《一万个理由》正式在歌坛出道,截止到今年2007年暑假,差不多正好是十年。
当初的那首《十年》唱的是情,如今这首《十年人间》唱的是烟火人间。
“光,是谁燃烛照亮
时间设下的迷藏
光,置换明暗立场肆意流淌
看谁站过的地方
……”
不知哪个电视,又放出了《十年人间》的MV,最开始的故事是1997年的一张照片。
百花录影棚前,刘焕搂着曹轩对着镜头灿烂大笑。
那时候的曹轩,刚刚从《水浒传》剧组出来不久,是个略带土气的平头,不过脸上洋溢着的是青春张扬、毫无顾忌的笑容。
这种笑容随着曹轩后来加深艺人仪态培训,感受圈内的争夺厮杀,开展事业,与三教九流打交道,再也找不回那个当初肆意青春的状态。
第二张照片仍然是1997年,曹轩记得很清楚,11月13日,自己二十二岁生日当天,繁星工作室正式成立。
他和张崇、蒋月三人站在刚租的小院门前,前来帮忙的蒋月老公韩启帮忙拍了一张照片。
第三张照片还是1997年,是他在某个开业仪式上商演,只唱一首《一万个理由》,不知道是哪个人拍的,后来传到网上,被蒋月看到买了回来。
接着,终于到了1998年,偌大的报纸上写着【南任北曹】巅峰大战的新闻。
曹轩第一次办签售会、第一次办歌迷会、第一次参加大量采访,第一次参加官方晚会,第一次参加春晚………
1999年,曹轩爆红,天王之名盛传,台省一行,轰动宝岛。
2000年,曹轩三专封神,霸榜无数,成为华语歌坛第一人,召开多个演唱会,包括十万人的天坛演唱会。
2001年,开创中国风,日韩宣传,登顶亚洲。
2002年,世界杯决赛献唱,冲击欧美。
2003年,首夺格莱美,亚洲第一,华语乐坛群雄俯首。
2004年,公告牌夺冠,全球走红。
2005年,转型影坛,佳绩不断,《平凡之路》,压垮小周。
2006年,《Legend》封神,成为全球顶尖天王。
2007年,众奖等身,全球巡演,华语新专归来,十年人间。
“来不及讲,故事多跌宕
有最奇崛的峰峦
成全过你我张狂
海上清辉与圆月,盛进杯光
有最孤傲的雪山
静听过你我诵章
世人惊羡的桥段,不过寻常
……”
激昂的戏腔下,曹轩站在了工体、魔都八万人体育场、香江红馆、东京巨蛋、首尔世界体育场、哈市、泉城、蓉城、台省、卡塔尔、迪拜、新加坡的演唱会上。
曹轩右手轻挥,无数歌迷眼含热泪挥舞着随着他的歌声合唱,繁星点点,映起满天星光。
一个个的演唱会舞台镜头闪回,最终是曹轩个人生涯场面最盛大的天坛演唱会,曹轩携琴高歌,十万人齐声随唱。
微风卷起,镜头又回到了十年前那张泛黄老旧的照片,画面再转,阴影之下,是曹轩一个人坐在高脚凳上,微笑着看向镜头,轻轻用戏腔吟唱出最后的两句。
“有最清瘦的字迹
都已随记忆泛黄
而我再度铺垫起下个篇章
……”
曲终,声落!
屏幕出现一行字,【十年人间,人间十年,下一个十年,我们再会】
字幕后的阴影的起身,微微鞠躬致意,画面黑掉,MV彻底结束。
而这首歌产生的影响则极为巨大,《十年人间》既是唱给曹轩自己,也是唱给这些陪伴了他这么多年的歌迷粉丝。
这不仅仅是曹轩的自传式歌曲,也是一首向粉丝致敬的歌曲。
或许从此以后,让曹轩粉丝个人挑选一首最喜欢的歌曲,个人有个人的想法,很难达成一致,但要是让他们集体选一首歌,《十年人间》将会是最好的代表。
有乐评人评价,曹轩的《人间》唱的是而立之年的感悟。
《路过人间》,感受《春风十里》,看到《一路生花》,历经《十年人间》,韶华逝去,自己已经是一个《老男孩》………
《人间》这张专辑或许传唱度和销量不如之前,但口碑和深度,但很多人看来是曹轩前三甚至是最好的一张专辑,时光网评分巅峰一度9.8分,后来才慢慢回落。
曹郎老了,却没有“才尽”,相反,他的歌更有
味道了!
虽然曹轩唱着《雅俗共赏》,鄙视雅俗之争,但这一张《人间》,不知给他圈了多少文青粉。
东吴大营,主帅大帐
曹轩披甲坐在主位上,面带怒气,左右甘宁(张子剑)、太史慈(段龙)、鲁肃(侯勇)、周泰(赵小瑞)众将。
而大帐之中,也站立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将,正是老戏骨许还山饰演的黄盖,满脸不忿的看着曹轩。
“曹孟德兵甲百万,战舰千艘,举世莫敌,袁绍、吕布等人尚不是对手,大都督听信孔明谗言,一意孤行,实非良策。
不如就依张子布之言,罢兵言和,北面而降,以免江东战火。”
曹轩大怒,一拍帅案:“黄公覆,莫非你也怕死。”
“放肆。”
黄盖一摔手上的头盔,杀气腾腾瞪着周瑜:“某辅佐江东孙氏三代主公转战南北,打过董卓、刘表,伐过刘繇、王朗,攻城略地,百战争先,刀斧箭矢临身,尚不退半步,小儿安敢辱我。”
“既不怕死,为何言称降曹,乱我军心。”
黄盖眼神变化,声音低沉:“大军交战,我军胜算太小,万一要是败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曹军杀来,孙氏族人怕是要被屠戮殆尽,反倒不如趁早投降,亦不失为富家翁。”
“大谬!”
曹轩起身,冷冷看着黄盖,朗声驳斥,:“亏你还是江东老臣,未战而降,将孙氏三代基业拱手让人,九泉之下,我等有何颜面面见文台公(孙坚)和伯符(孙策)。
主公早就言明,与曹操死战不休,敢言降曹者必斩。
今两军交战之际,你妖言惑众,乱我军心,着实可恨,来人,推出去,将这老匹夫斩了。”
黄盖被左右兵卒押住,仍不服气,大声斥骂:“周公瑾,我跟着破虏将军(孙坚)时,伱还在庐江吃奶呢,竟敢杀我。”
帐中众将吓了一跳,纷纷出班求情,曹轩不允,甚至将求情最积极的甘宁撵了出去。
好在甘宁聪明,去请了威望甚高的老将程普,这个角色由老戏骨吕小禾饰演。
其最出名的角色应该是《高山下的花环》的连长梁三喜,并在原时空高希希执导的《新三国》里饰演董卓。
在程普等人的求情下,周瑜网开一面,免去死罪,但打了黄盖三十军棍。
这场戏前两天已经走了好几轮,今天又拍了一整天,才算把这段【苦肉计】拍完,曹轩看着监视器的画面,点了点头
“这个版本比刚才要白话一些,刚才那個版本台词还是太晦涩了些。”
历史影视有很多难题,其中有一个台词是偏历史还是现代化。
太偏历史,容易造成观影门槛,许多对历史不了解的普通观众看的费劲
可要全都是现代大白话,观影门槛是没有了,但也缺乏了历史厚重感。
这里边的平衡如何把握,尺寸怎么拿捏,很看编剧和导演的本事,一个不好,就容易两头不讨好。
比如后世《风起陇西》,就是典型的例子,一方面想走三国权谋,一方面又引入各种现代谍战用语,有些观众无所谓,有些观众就觉得不伦不类。
《新三国》更是典型中的典型,台词闹了无数笑话,比如——
“不可能,我二弟天下无敌,只有他杀敌的份儿,怎么可能被别人杀呢。”
“全军冲杀蜀军阵营,直奔诸葛亮四轮车。”
“诸葛亮真是个妖孽啊,三寸肉舌头,把我的军师说死了。”
“让我捅他一万个透明窟窿。”
“……”
其实有些台词配合剧情情境并不算差,只不过显得直白,但有些台词,看起来就会觉得特别泄气。
文言文简练精准,好的台词不但极具文字和语言魅力,呈现在镜头里也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字字分明,既充满力量,还颇有韵味。
《三国·赤壁》作为一个商业大电影,肯定要降低观影门槛。
但要把那些文言文台词全放弃,未免暴殄天物,所以还是要找平衡,尽量变成现代人都能听懂的“古白话文”。
从《三国·赤壁》剧组拍文戏开始,好几个编剧就正式进组,根据具体拍摄情况,反复修订剧本台词。
甚至有时候,许多演员直接拿两三个本子,一口气把几个版本全拍了,然后留到后期慢慢斟酌剪辑。
搞定了今天的拍摄,曹轩向导演和几个演员告别,他马上要飞往欧洲进行演唱会,又得请一个月的假。
不过大家也习惯了,倒不是曹轩一直请假,而是其他演员也有这么干的。
《三国·赤壁》上下两部一起拍摄,剧组2月下旬开机,这都快7月底了,已经拍了足足半年有余。
预计后面还要拍两三个月,大半年的时间,不可能一直把演员圈在剧组。
再不耽误剧组拍摄的情况下,调档、短暂离组、请长假都是很正常的事,几乎大多数主演都请过假。
当然了,即便如此,
曹轩也算请假最多的了,但架不住他在剧组底气足,别人眼红也没办法。
………
7月末,曹轩乘坐私人飞机来到欧洲,进行第二阶段全球巡回演唱会,第一站就是英国。
第一场演唱会是在曼彻斯特的老特拉福德球场。
8月11号,新赛季的英超拉开帷幕,届时老特拉福德有正事,再想租借难度就大多了。
而且考虑到曼联还得赛前备战,早点搞定演唱会也能提前省出场地,让曼联适应主场。
至于其他球场,曹轩就没有这个顾虑了。
他掏钱了,就得按合同走,耽不耽误球队训练,他又不是俱乐部球迷,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
想到这,曹轩突然恍然大悟,切尔西和阿森纳不借主场,是不是也防着他呢。
7月31号,傍晚
老特拉福德球场外人满为患,不过与往常不同的是,今天围着的人群穿曼联球衣的少,反而多是拿着荧光棒和应援灯牌。
麦克看着乌泱泱的人群,特别自豪的看着伙伴丹尼尔:“怎么样,不用踢球,曹照样可以填满整个梦剧场。”
丹尼尔撇撇嘴,但看着四下的密密麻麻人群,倒是没有怼回去。
看着好友的沉默,麦克开心极了,嘚瑟的开始吹嘘自己偶像的各种事迹。
“知道吗,曹是世界上歌迷最多的歌手,仅仅在亚洲,他就有十几亿歌迷,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两个欧洲都没有这么多人……”
麦克的这个说法也是很多欧美歌迷对曹轩的认知。
或许是媒体误导,亦或者是网络传闻,他们把整个东亚的人口都算成了曹轩的歌迷。
而且随着曹轩这两年的新闻在中东和南亚持续曝光,印度和中东等国可能也要被他们算进去。
甚至都不用算别的,一个印度一个中国,两大人口大国伺候曹轩,“歌迷数量”逮谁灭谁………
但话又说回来,以曹轩如今在亚洲的地位和名气,十几亿歌迷肯定是夸张,但上亿歌迷或路人粉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至少在国内,不说名声如何,歌曲作品还是备受各界认可的。
如果忽略曹轩个人,只考虑作品受欢迎程度,上亿已经是保守估计。
世界上歌迷最多的歌手,这点还有争议,但加上个【之一】后缀,绝对避不开曹轩。
所以某种程度上,也不算麦克他们瞎吹,哪怕是不爽这个说法的曹轩黑粉,也只能揪出错误,却无法完全推翻。
麦克和丹尼尔都是曼联的球迷,唯一不同的是,麦克还是曹轩的铁杆歌迷。
他知道曹轩,还是多亏了曼联,曹轩曾经几次来曼联看球,又和球队多位球星关系不错,是英国和欧洲媒体重点报道的红魔明星球迷。
麦克从报道里得知曹轩,查了资料,知道是个很有名的歌手,就起了好奇心,找了曹轩的歌来听,从此一发不可自拔。
而像麦克这样的曼联球迷不在少数,很多人都是从曼联的报道里得知了曹轩,进而转化成歌迷。
同样的,许多不看球的曹轩歌迷也是从曹轩的相关报道里,才知道有曼联这个足球俱乐部。
尤其是在国内,这两年曼联球迷猛增,除了董方卓和这两年成绩好等其他原因的缘故,曹轩也出了一大把力。
这也是曼联俱乐部和曹轩一直关系不错,甚至屡屡双方合作的原因,大家商业互吹,互相引流。
麦克极为推崇曹轩,甚至隐隐在曼联之上,让同为曼联球迷的丹尼尔颇感不爽。
而麦克却想把好友安利成曹轩的粉丝,甚至不惜重金购来两张演唱会门票,准备拉好友入坑。
要知道,曹轩在英国的演唱会门票价值不菲,黑市上普通票已经炒到了100~200英镑一张,好位置或许更多。
2007年7月份的人民币和英镑汇率约是15.41,相当于一张普通门票在黑市价值1500~3000人民币左右。
哪怕在英国,这个钱也不是随随便便的小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