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力莫次用他坐镇后军倒不是不给他立功的机会,而是大军在外稍有差池就会被唐人抓住机会反击。这是他多年以来跟唐人打交道所总结出来的道理,相比吐蕃人,唐人更为精细。
“骑军?”中年将领忽的远眺,大地微微震动根本就瞒不过他们这些常年跟战马打交道的汉子。他稍微用心,便猛然抬头,目光收缩。
“唐人骑军!”
勉强站直的吐蕃士卒们纷纷寻找唐人骑军的方向而不是下意识的结阵抵御唐人的骑军。
事实上,在很久之前安西军就已经失去源源不断的战马补给,城中的马匹数量一直都是极为稀少。偶尔会有商队会冒险带来一些骏马,想要获取暴利。但在路途当中,吐蕃人的刀刃会让他们停止前进。
当一支不可能出现的军队出现之后,他们最先想到的并非是抵抗,而是不可能。
而在黄沙遍地的龟兹城外,骑军奔驰,将三里的距离变成零,只需要二百息,即二百秒。
“抬枪——冲击!”
具装精骑为首的一员麾下战马比其余人更为彪悍。这并非是游戏,有各种各样的人,也有传闻当中的英雄单位。
简而言之,这一千人,两团人马按照编制而言,校尉,队正,伙长一应俱全。而如何分辨他们,从甲胄跟战马,他们都跟寻常士卒有所不同。
当然,最大的差别还是指挥能力。
八尺长的长枪由右手紧握,在贯穿所有挡路的吐蕃人之后,将被抛弃,换上他们腰间的唐刀。
雷鸣一般的马蹄声压下过来,越来越近的唐人骑军让吐蕃人惊愕,恐惧。他们都不是久经战阵的精锐,不明白唐人从哪里凑来的骑军,也不知道如何抵御骑兵的冲击。
旷野之上,没有长枪,拒马,强弓,悍不畏死的士卒,抵抗骑军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这并非是玩笑,而是事实。
“反击!”中年将领怒喝,稀稀拉拉的箭矢抛射而去,撞击在甲胄上面,随后弹开。
具状精骑的强大就是在于防御力极强,能够在战场上横冲直撞。
奔雷袭来,死伤遍地。
城中,郭骁眼眸含笑,他左右的老卒看着乞力莫次离开城墙,士卒收缩,尽皆大喜过望。他们久经战阵,自然清楚这一番举动代表什么。
他们没有千里眼,但却能够从城南,二里之外的喊杀声,连续不断地惨叫声当中辨别出来,吐蕃人大势已去。
“朝廷天军抵达,还请少主即可坐镇城中,指挥大军!”一文士上前提议道。
他是军中文官,只可惜籍籍无名,并非是盛唐之时有名的边塞诗人。但他有一腔热血,此刻着甲,同寻常小卒一样置生死于度外,与吐蕃人浴血奋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