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在隔壁桌落座,许久却没有店家上前招待,仆人起身询问店家。被告知此处是文人墨客之所,此处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来客若欲小酌进食,则即兴演绎一段文采,琴瑟笙歌,吟诗作赋皆可。自会有小二端上佳肴美酒,不收取费用。若只是单纯小酌进食,则需在楼外之船舶之上自费酒食。
林冉一听,思付一番,豁然开朗,行至男子旁道,这位大哥,可否借瑶琴一抚。男子举起酒坛又饮一口,站起身来,行至正对的窗前。林冉一会意,连忙座于琴前。回忆起母亲思念江南水乡时总弹奏起的那首曲子。
曲轻柔而延绵,柔至深处流露出思乡之愁,绵至深处将乡愁弥漫开来,曲意无不将对江南水乡的思乡倾诉殆尽。曲间众人聆听,都相互意会,看来是故人归故里,各自饮了各自杯中之酒,当给归来之人接风洗尘。期间店小二早已端上酒菜,走下楼去,众人便问店小二,是何人重归故里。
店小二只答,是刚刚上楼的一位姑娘。众人听闻面面相觑,彼此相望,想知道是谁家的闺秀回乡。可众人思来想去,这江南水乡不曾有过这位姑娘的面孔,怎她懂的江南之人归乡的习俗,便是弹奏这首《忆江南》。她又是何时离开水乡,怎能将这曲演绎的如此深情。
连忙让店小二问个究竟,是何许人家闺秀,是回娘家,还是恰逢途径家乡。店小二揣着疑惑正要上前相询,看见林正座椅旁的琉璃剑鞘,忽而转问,姑娘令尊可是琉璃派宗主林炎。
林冉甚是惊讶,问店小二如何得知其身份。店小二笑道,小姐啊你可还不知啊,你身处你母上娘家啦,此酒楼之主,正是你外公呀。只见一先前那撑船老夫不急不缓,一步一步走上楼梯笑道,我的外孙女啊。
侧身又向窗台男子,抱拳示意,男子也回抱示意。林正与女仆三人连忙做起作揖问好。林冉只觉突然,可瞧眼前的外公和蔼可亲,便上前作揖道,见过外公。外公将手轻抚林冉头上,言道,打我看你第一眼,眉眼之间与我那女儿万般相像,我便猜出你应是冉儿。纵使我在此之前未曾与你相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