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纠结过成长的含义吗?我觉得成长是一个长大的过程而非结果,是一个人肩上有了担子继续负重前行的过程。也有觉得成长是一个结果,是片段性的总结。当然了,都有道理。不管是过程还是结果,成长的滋味自己晓得。哪怕你没心没肺,哪怕你多愁善感。没心没肺的也会伤春悲秋,多愁善感的也会轻松惬意。自身情绪终究会受外物影响。
是的啊,成长哪在乎你愿不愿意,只是随性按时悄悄地把你肩头的东西换一换。
曾经的你,肩头悬着春夏秋冬兰竹菊梅,四季是你的伙伴,风景旧曾谙。不用去猜父母的眉头为何而皱,不用去想朋友的眼泪为谁而流。流泪只是单纯的小孩子蹭破皮了,或者只是吃不上想吃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父亲母亲也许也只是累了困了,或是被你的哭闹弄烦了。我们不曾接触真正的生活,当然谁又知道我们过的才是真正的生活。
后来的你,肩头放上家国情怀感叹兴废,迷茫是你的常态,欲穷千里目。总是去猜父母的眉头为何而皱,总是去想朋友的眼泪为谁而流。流泪的原因开始复杂了,有为自己受到的不公无奈的哭诉,有为兴许国泰民安蒸蒸日上的生活的感恩感动。也许能开始明白父母在操心生活,在想从何处去谋生谋钱,为自己为孩子为这个家如何操持。原因很多,选择很多。我们终将成为孩童,我们终将成为大人。我们终将成为自己,我们终将远离自己。
我的父亲的成长历程说来也怪。他没心没肺很久——如果孝敬父母、友爱亲朋不算所谓优良品质的话,毕竟我觉得这些品质是理所应当不值得称赞的——他上学也是吊儿郎当的样儿。他脑子是很灵光的。他的灵光体现在开阔与超越体质的思维上。他会胡思乱想,而非纠结于固定的解题思路,当然这是我的美饰。但不能否认的是大家都夸他聪明,即使是不一定花在正道上的聪明。
具体的学习过程那我肯定是不清楚的,他的学历不高,就到初中毕业。可能还是赶上了义务教育的早班车,不然可能放弃的更早。原因我稍后会提。他比较有意思的故事,就是在知道我的理化成绩常常在及格线徘徊的时候,略带嘲讽地向我吹嘘,他上学的时候,上课从来不听。课本往桌子上面一摊,桌子上再开个洞,偷偷看放在桌肚里面的武侠小说。就这样,课后就看看课本,考试也都能95以上。虽然我父亲吹牛厉害,但我觉得这也不是不可能。姑且算是实话来鞭策我用功。
这好成绩可不简单,他的眼睛早早出了毛病。我还在想漆黑的桌肚子咋看得到不算大的字呢。反正眼睛有毛病这我能看得出来的,后来左眼开了刀,本来就是一双小眼睛,这一大一小就很明显,睡着了左眼也有点微微睁开的样儿。嘿,这算不算是成长的代价,至少告诉他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也是有危险的。不过也是厉害,我现在要是上课要偷偷看课外书是把书拿出来偷偷瞄两眼,被内容吸引去了就会很明显我不在听讲。这也算我父亲聪明的地方,哈哈那我可以说他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但也这么说了,毕竟改变不了他不好好上课不努力学习的本质,一时的分数站不住脚。我也很少见父亲说他的文化功课的,倒是说我伯父每天起早贪黑得偿所愿。当然我觉得成绩应该是其次,中考我也没有去过问。总之初中毕业他就不读了。就留我伯父一人去读了高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