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不会想到,在这一年里,平静了很久的江湖会再次掀起血雨腥风。
沉寂了一年多的明教并不甘心就此解散,按照教主陆危楼(波斯名:穆萨)和一众高层的想法:明教既然已经在江湖上一家独大,下一步就应该谋求更高的地位,以成为中原第一大教,甚至成为大唐的国教为目标!
这样的想法一确立,他们的行事风格也变得不太理智了。不但频频的在江湖上出手,在朝堂上的官员也多受影响。对于能拉拢的,他们不惜金钱美女;对于不能拉拢,或者是对明教持否定态度的,他们甚至派出高手刺杀。
但最终让唐玄宗下定杀心的是另一件事:明教四大法王之一的龙王——萧沙,不知道是勾搭到了朝廷中的哪一个败类,居然将藏于皇宫中的重宝——《山河社稷图》偷到了手!
据传《山河社稷图》为隋朝名将杨素监人督造。杨素,历经三朝,南北朝时曾任车骑大将军。杨坚废周立隋之后,拜其为上柱国。杨素南征北战,统战方法独特,曾为隋朝立下了不世战功。隋文帝令其以荡寇平乱为由,四处征战,在作战时四处观察地形,绘制《山河社稷图》以求社稷安稳。《山河社稷图》历时五载才绘制而成,中原境内每一条山径河曲皆录于其内,详细至极。凭借这份地图,交战时能令将领充分了解地形,将地利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玄宗又惊又怒,这份地图一丢,简直让他寝食难安。同时他也真正看清楚了明教的图谋:一个番邦异教,竟然想染指中原!?
而明教再次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竟然直接想向唐王朝挑战,他们秘密筹划着一场活动,想要借此进宫逼谏!但这一切很快就被天策府所探知,唐玄宗大为震怒,下令全歼明教,格杀勿论!
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三月二十五夜,通过秘密渠道的消息,天策府得知了明教的主要人物都将会在大光明寺聚会。
天策府以自身为主力,又联络了各大门派。因为明教历来的作风原因,不仅将一些中立门派挤压的难以生存,就连中原最正统的两个宗教门派——代表道教的纯阳,和代表佛教的少林,都对明教的野心感到极大的威胁。于是中原武林纷纷出手相助,组成了一个绞杀明教的庞大联军。
这一切,明教还蒙在鼓里。当明教一众高层在长安大光明寺中聚会之时,天策府派遣全军出击,少林寺也直接参与了战斗,一举击杀明教高层数十人!左右护法张戈、铁翼战死;四大法王四死其三,龙王萧杀携《山河社稷图》叛教而逃;教主陆危楼仅以身免……
此役,天策府第一高手杨宁大放异彩,他一人独自击杀了明教十余名高手,左右护法和死去的三大法王皆是败亡其手。此战之后,杨宁被人冠以“天枪”的名号,大涨了一番天策威名。
……
所谓墙倒众人推,明教过于强势的扩张也带来了强大的反弹。就像一个弹簧一样,当头顶的压力一去,中原各派立即大肆反扑,明教在中原的各处据点寺庙都纷纷被捣毁,信徒也被或杀或逐。
而在朝堂上,背后掌控着凌雪阁的李林甫不甘心只看着天策立功,于是下令:全国各处据点均展开对明教教众的歼灭行动。在这样的背景下,姬别情从长安紧急赶回了卧虎寨,他将负责整个长江南岸的范围。
此时的卧虎寨虽然有两百多人,但大部分都是些孩子,能堪用的也就是一、二代弟子而已。姬别情这次也带了不少人来,但是都是用来压阵的。卧虎寨的人口比例本来就失调,用于监视学徒的杀手已经不能再抽调了,否则立刻就有卷堂大散的危险。
基于这样的考虑,姬别情将四个教头留在了山寨,只带上了一二代弟子。
……
此时明教传入中原已经有几十年了,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从全国地图上来看,长江以南的很多大城市都有明教据点,在荆、扬、洪、越等州先后建立了大云光明寺。
这次出动的杀手总共有一百多人。其中三十多人是姬别情从长安带来的人手,也是这次行动的主力。至于学徒嘛,他们还需要见见血,需要经历战斗的磨练,所以这次行动被命名为:“开锋”!
姬别情的首站是荆州。
襄阳城中就有一处明教的大云光明寺。时值四月,唐玄宗下达必杀令后全国各地驻军都接到了命令。姬别情首先联系上了襄阳城中的神策军,双方通力合作,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这个据点。
明教因为高层被一网打尽,所以各处的据点群龙无首,根本不知道朝廷已经开始对他们下手。此时面对饿狼一般的神策和凌雪阁联军,还来不及反抗就被一网成擒。
接下来的,就是屠杀……
姬别情带来的杀手们将俘虏绑好,然后将刀递给何夕他们,努了努嘴,那意思就是:上去,杀了他们。
何夕拿着刀的手瞬间颤抖起来,这是他两辈子加起来都没有遇到过的情况:杀人!虽然心里大概早就有了这方面的猜想,但他没想到,这一天的到来就是如此的快!
他的面前绑着一个中年男子,那人望着他,脸上全是恐惧的表情。何夕有些茫然的拿着刀,他回头看了看递给他刀的杀手,只看见一个残忍的冷笑……
何夕头上冒出一滴冷汗,他想到一个问题:
【如果我不下手的话,他们是不是会杀掉我?】
还在这么想着,已经有人做出了行动。一个学徒忽然将刀丢在了地上,哭着大叫道:“我不要,我不要杀人啊!……”
第一个崩溃的人一出现,立刻起了连锁反应。好几个学徒都把武器丢了,哭喊着下不了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