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世,论到横练功夫,最出名的就是金钟罩和铁布衫。这两项功夫均发源于少林寺,很早就流传开了。主要是因为其练法相对简单,是比较容易练成的功夫。
后世没有内力,这门功夫的练法也有所不同。
少林寺的僧人研究多年,配备了多种药方以结合外练,才能将习练时的暗伤降低到最小。这些药方都是密不外传的,所以江湖上流传的铁布衫实际上缺斤少两,如果缺了这些药方,能不能练成另说,身体里留下极多隐患是必然的。
铁布衫结合秘方洗练周身,其防御力首屈一指,练到最高境界,虽然还无法面对神兵利器,但即使是壮汉以大铁锤、棍棒等东西狠狠敲打,也伤不到分毫,甚至是警用的小口径橡胶弹手枪,在有防备的情况下也可以抵御下来。不过即使是这样,还是存在八处致命要害难以练到,称为八门:头上的顶门、面门、喉门、心门、小腹的丹田气门、肚脐下方背面的血门、下身的命门、后腰的精门。
后世少林分成南北少林后,北少林的武僧们多年研究,也只能以铁裆功补足下身命门;而南少林则发明出了罗汉锁喉硬气功,可以弥补咽喉要害,但其他弱点仍然无法补救。
罗汉锁喉功,是用秘方炼制小药丸,每次练功行气血到喉咙之前,吞服一颗在喉咙处,上下吞吐而不入腹,并结合药水外敷,双手按摩,配合声带震动软骨,可以在数年内把喉咙软骨练得无比坚韧,能以喉咙夹断大枪杆子的枪头,把白蜡杆子一下子顶得折断!连带着他们的声带韧性无比,一吼之下,能震晕对手,甚至把密室的玻璃震碎。
越是高明的功夫,越是讲究阴阳调和,气血调运。
那些靠摧残人体身体,透支潜能获取武力的都是些下层功夫。像有一门叫做“铁砂掌”的功夫,要每天把手往滚烫的铁砂中**上千次,练成之后甚至可以用手直接洞穿人的身体,威力不可谓不大。但练这门功夫的人,往往到了老年后手直接僵硬残废,连手指都弯曲不了。
而少林寺有一门“朱砂大手印”的功夫,其练法全在于调控气血,用炸筋,充血,弹肉等要诀来练习,仅仅是对着空气虚插,也能插出真铁砂的效果来。这样血涌到手,又能滋润筋肉,又不伤害皮肤,练成之后威力比铁砂掌更大,而且延年益寿,这样的功夫才称得上是玄门正宗!
内家拳中所说的“气”,实际上就是血。气血气血,血流动起来,就是有气了,血不流动了,人也就没气了。所以气就是血,血就是气。这和内力完全是两个概念,按何夕的理解,内力虽然也是由人自己练出来的,但其本质完全是一种储藏在丹田里的能量。
后世在武术界还有文化界,对于“内力”是否存在都一直争论不休。
武术界对于内力的理解自然就是内家拳的那一套,认为就是气血和筋骨合力发出的力。这当然是权威的说法,也是符合那个世界观的真实理论;而文化界则要想当然的多,他们的概念大多数来源于各种武侠小说,尤其是以自民国时期开始的新派武侠YY而来的各种概念。
文化界是浪漫的,他们的认知却并不正确。只是因为文化界有着著书立说的优势,所以他们的想法反而影响的人更多,“内力”也就成了玄之又玄的东西。
但自从何夕到了这个世界,他发现这里的武功和前世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内力变成了真实存在的;而相反内家拳却根本还未出现。所以当他真实的感受到内力存在时,他才会那么吃惊,那么的失态。
后世内力是怎样消亡的,原因没有任何人知道。也许是天地元气的流失,也或许根本就是两个世界,力量法则就不一样。至于两个世界究竟有何不同,至少处于何夕这个低层阶段的武者来说,是感觉不到的。
不过对于内力是何物,何夕结合别人的说法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在这个世界,内力又称“真气”,是人体通过特殊方法沟通天地元气而存于自身的一种能量。这种能量属于生命能,所以对人体利大于弊;但也并非全都如此,一些邪派内力就对人体反而有害。
练气的人,可以通过调节真气流动而带动气血,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但归根结底,是通过内力来作为辅助手段,内力本身并没有增强人体的功效。而内力真正厉害之处,在于其可以外放形成强大的杀伤,或者是附着于拳脚、兵器上,使一招一式威力倍增。
但内力也有局限,在没有进入先天境界,即打通任督二脉之前,回气是极为缓慢的。内力用一点少一点,用完之后要打坐很久才能恢复;而另一方面,在搬运气血上,必须以内力打通一条经脉后,才能带动这条经脉的气血流转。所以在没有打通筋脉之前,等于是练不到那个位置。
每一派的内力运行路线各有不同,就造成了江湖上各派优势劣势各有不同的情况。以“焚海决”为例,其练习的主要是肺经和心经,而不练四肢。虽然在强度上远远低于“傲血战意”之类的心法,却有着攻入体内后毁人心肺的阴毒特性。
而内家拳在搬运气血的方面则极有优势,因为一开始就是从根本练起,练的是人体对自身的掌控能力。
如何能不用内力而搬运气血,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真正想要随心所欲的调控血液的流动,非得达到暗劲的层次不可。因为发暗劲的过程本身就是以心脏骤然收缩,压缩气血奔腾的原理,能做到这一步实际上已经有了微观感受,对身体的气血流动有了一种相当于“内视”的能力。
而常人则完全没有这些感受,对体内的情况就像盲人摸象,只能有个大约的印象而已,中间的差距完全不能以道理记。
但这并非就没有办法,只是需要有师傅来教。气血的流动也是有规律的,这跟人的动作和呼吸息息相关。比如人摆出一个曲臂的姿势,那么血液必定会集中在肱二头肌那一段,那是因为血管里有隔膜,某块肌肉收缩就会让某些隔膜竖起,从而影响血液流动。
而将意念反复集中在身体的某个部位,也会影响相关部分肌肉的收缩,这实际上是一个神经反射的原理,血液的流动会因为这些肌肉反复收缩扩张的过程,被慢慢集中在这些部位,从而让人感觉到发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