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样子,齐家虽说最近才发迹,但也深谙投其所好的道理。
林清音是未出阁的小姐,自然喜欢那些有趣的玩意,这对玉兔正好送给她赏玩。至于这盒南珠,也是林夫人最喜欢的。上了年纪的人多半不喜欢那些打眼的东西,这珍珠温润大方,很得人的欢心。
林夫人就微微颔首,吩咐冯妈妈去准备回礼,送了一对定窑的天青色花瓶和一对赤金莲花形镯子。那镯子是实心,少说也得有七八两银子,林夫人说的很谦逊:“……给大小姐赏玩。”齐家只有这么一个女儿,怕也是宠得了不得,林夫人就怕日后不好相处。好在小姑也是要嫁出去的,日后极少回门,对于林清音的影响倒不大。现如今最要紧的,自然是先得了太夫人的欢心。
但俗语有云,低头娶媳妇,抬头嫁女儿。林夫人也不好对太夫人太过殷勤,以免尚未出阁便落了下风,被人轻瞧了去。冯妈妈也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亲自去送了回礼,不卑不亢的,叫齐家太夫人暗暗点头,就对身边的妈妈说道:“到底是世家!不免就感叹了一声。
那妈妈也是个妙人,笑了笑,“毕竟是皇上赐婚,更何况又是百年的老世家。”此话可是正戳中了太夫人心坎,脸上瞬间有了光彩,笑意就一直洋溢到了眼底眉梢。从前太夫人对于这门婚事不大满意,可随着时日过去。之前的失望都化作了对新媳妇进门的期待。偶尔还会问起这位林家二小姐的喜好来,只是毕竟在深阁之中,不大好打听,来来去去也就只知道这位二小姐平日深居简出,甚少出门,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女红,都是极好的。
太夫人就放下了心,但又有些担忧,怕这位出身高门的媳妇进门以后。不能适应齐家的生活。甚至还派了人仔细留意着其他大家如何行事,以免新媳妇进门拘谨。作为婆婆,能做到这种地步,已经大为不易了。
只是齐洛城从头到尾对这门婚事都显得很是淡然,脸上不见半点喜色。太夫人抱孙心切,见了他这副神色,难免就有些失落。私下里叹息:“还是和从前一样,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都埋在心里。”
“国公爷是做大事的人,当然要喜忧不露于色,这样才好从容行事。”那妈妈就笑道:“当年老爷也曾说过,日后光耀门楣。就要看国公爷了。如今看来,竟早已预料到了今日。”说起这话,太夫人神色一黯,“只是可惜那么早就去了,也看不到这小子成家立业了……”那妈妈说起这话,可不是为了让太夫人伤心的,就只劝慰道:“国公爷这样的出息,老爷泉下有知。也只有欢喜的。更何况那日您不是上香祷告了一番?想来老爷也听说了,我看着那香焚了许久都未灭,想必也是天意。”
平日里燃香总要先用火折子烧一小会,但那次却只刚刚挨着,火苗就窜了上来,叫人错愕不已。太夫人脸色微霁,“也只等新媳妇进门,给齐家开枝散叶了!”语气里很是期待的样子。
妈妈就跟着笑了起来。
转眼就到了曹大公子大殓的日子,林远攸早早的换上了一身素服,又吩咐下人称了五十两银子,去买了一些纸糊的房子和元宝之类。这东西既便宜又占地方,足足装了一车停在外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