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刑天舞干戚,其势何裂兮,天河日月破,乾坤本末移。
山岳崩怒海,浊浪催仙城,生灵焚于火,平民百余一。
顿首问穹宇,谁把天下平?电叱雷雨下,回顾仅余身。
蝼蚁尚惜命,苍生谁怜悯。拂手理长剑,吾愿舍此生。
相传共工怒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怜其子民,炼石补天,折神鳖之足撑四极,命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神兽看守四方天柱,力竭而去。
天地虽定,四荒蛮兽横行,人心惮惮。时有英雄率众斩杀蛮兽,历九年天下方定。至此宇宙澄清,风调雨顺,世人感其德,尊为帝。然而刑天自视斩杀妖兽无数,战功硕硕犹在帝之上,不服乃反,与帝分庭抗争。
刑天旧部甚多,帝邀天下英豪助阵,遂遣使者请四神君助战。四神君者,乃东方青龙孟章神君,南方朱雀陵光神君,西方白虎监兵神君,北方玄武执明神君,四神君以孟章神君为首。孟章拒曰:“谨遵女娲之令,不知有帝命。”
帝与刑天九战皆败。危难之际,道德天尊道:“吾曾为女娲娘娘开炉炼石,可说孟章。”天尊见孟章,说道:“女娲娘娘炼石补天乃为解救苍生,而今苍生苦,神君既尊女娲遗命,岂可旁观?”孟章思良久,道:“刑天勇猛举世无双,其斧锐不可当,其盾坚不可摧,苦无良兵。”天尊道:“吾有炼天石二枚,可取一枚为神君铸剑。”
于是择天地灵秀之地开炉铸剑,陵光神君采阴阳泥制范,临兵神君集玄铁精铜调剂,执明神君伐扶桑神木熔炼,孟章神君浇铸剖范得剑坯,而后引天池水磨剑开刃,得神剑。
孟章持剑诱刑天出阵,佯不敌而逃,刑天紧追至九渊之地,战数日,二人精疲力竭,帝率军忽至。帝道:“刑天叛贼,汝军已为我所败,尔速降。”刑天知中计,持斧跃向帝奋力一击。孟章已有防备,持剑相格,斧断剑碎。众将持刃涌出,围住刑天。刑天叹道:“擒穷奇斩饕餮,吾以为天下英勇,莫我敢当。今与君战,始知孟章英勇,与我可共分天下。神君何以为小儿所驱?”孟章道:“非为天,只为苍生持剑。”刑天叹曰:“大道何惜生灵?今虽败,刑天不做投降之将。”说罢自刭,兵祸乃弭。
数年后,帝宴请众卿,酒过三巡,歌舞升平,帝与众卿皆熏熏然而乐。不知谁提及九渊之战,众卿感慨往事,皆言孟章之功,帝颜色不悦。有卿道:“此席虽有美酒醇口,不及孟章神君英姿倾人。此宴虽有美人燕舞,不及孟章神君剑术绝伦。请帝诏神君赴宴。”帝准,遂遣使者。孟章辞曰:“吾守女娲命而守东方天柱,不敢有丝毫松懈,虽有宴亦不能赴。望帝明鉴!”使者返,如实回奏。帝怒曰:“安敢只知女娲而不知有帝乎,其心当诛!”于是点将数十员、出兵十万众,捉拿孟章。
孟章束手就擒。众卿请帝赦其死罪,帝准,用天地玄精铁锁将孟章索在九渊。九渊地接黄泉,上悬回天镜。是夜月上,黄泉之水倒灌九渊,腐其肌肉蚀其肝腑,翌日日出,回天镜采日光射于森森白骨,复生肌肉,孟章得而复生。昼生夜销,如是千年。
唯有神剑方能斩断天地玄精铁锁。
而这把剑,为欧冶子重铸。
剑装在梨白木的长匣里。还有一个胡桃红的长匣,一个玉松青的长匣,分别装着太阿剑和工布剑。三个长匣由一名少女捧着,她身傍放着一个两尺见方的木盒。少女随意坐在车内,披散着乌黑漂亮的头发,身穿青色单裙,露出洁白的脚踝,脸庞白净秀气,眼睛如秋日宁静的湖面,反射出柔情似水的光芒。刚过立秋,天气依旧闷热,细细的汗从她额角渗出,渐渐攒成一粒粒珠子,顺着面颊滚落下来。少女拂袖擦去汗珠,微微蹙起秀眉,喊了一声:“师哥,还要多久才到楚国郢城?”
车外一男子道:“再走它七八日便到。莫邪,是想家了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