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路程,此时已到了傍晚。张代几人就已经赶到了黄巾军的一处据点外。躲在远处树丛的三人正盯着眼前已经被黄巾军占领的小村庄。村庄不大,但这里已经聚集了三千多人的军队。一时间显得拥挤不已。部分人都没分到房子居住,有的人只能在村庄旁边搭建着帐篷。
此时的村庄最大的一间房子里,几个黄巾军的头目正在商量着军事行动。其中一个身材高大、黑面虬髯的关西大汉正端坐最上方的主位,其名周仓,乃是黄巾军地公将军张宝麾下之将。
在黄巾起义之前周仓就在平陆揭竿而起,拉起一方队伍,杀富济贫。转战南北,战斗不息。
据载,周仓出身贫贱,性情豪放,办事果断,待人赤诚,忠心不二,早年,周仓为生活所迫,经常到解州一带挑贩私盐,因而练就一双铁脚板,两条飞毛腿,一身好武艺。周仓力大无穷,可惜生性粗心大意,不大用头脑。
坐在第二个位置乃是周仓出生入死的兄弟裴元绍,其余的都是一些百夫长等小头目。今日他们聚集在此是因为作为地公将军张宝的先头部队,前来打探东莱郡的虚实,为大部队大举进攻作准备。
经过这段时间的打探,已经查明了东莱郡的虚实。兵力仅有两千多人。比他们还少所以准备明天先行前去试探攻击。能占下城池最好,那将是大功一件,不能打下来那就等大部队支援。
只听周仓一声令下:“各位弟兄,明天一早咱们大举攻城。争取一举拿下东莱郡。到时候功劳人人有份。”
众小头目欢呼着附和,只有裴元绍提醒道:“周兄,虽然我们人数占优,但自古攻城乃是大忌,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或许我们可以诱敌出城决战。胜算岂不更大。”
周仓大手一挥说道:“裴兄多虑了,区区两千郡兵,怎是我堂堂黄巾军的对手,你就放心吧。好了都散了吧。让兄弟们今晚好好休息,以待明天的大战。”
既然周仓都这么说,裴元绍也只能无奈答应。虽然兄弟相称,但平日里都是以周仓为主,裴元绍只是在身边帮忙出出主意罢了。这也是他们二人闯荡至今能拉起一方队伍的原因。
在在周仓他们开完小会议的时候,在外面观察的张代三人也商量着决策,趁夜抓一个人问问情况。打算来个擒贼先擒王。直接用他们的头领收服这伙黄巾军。
突然借着村庄的火光,看到几个人影从一间大房子里出来,然后各回各家。张代知道机会来了,吩咐典韦前去抓个人,太史慈也想去,但张代拉住他轻声说:暂时还用不到你,我们在这里掩护典韦就行,用你的弓箭。随时策应,没问题吧。张代知道,不给他安排点事,怕他上前帮倒忙。毕竟他可没有典韦那一身装备。
典韦可算是轻车熟路,毕竟上次可是跟着张代在火神部落抓过三个小孩。虽然当时的难度跟现在比差太远了。但对典韦来说都一样。只见典韦一跃而起,跳到村庄里偷偷躲在黑暗处,待一个小头目才刚从大房子出来经过这里,突然从背后把那人打晕,典韦立马把人扛上往张代这边而来,过程简直不要太简单。
待典韦带人回来,几人又悄悄的往更远一些的地方而去。找一个隐蔽的地方,把刚刚抓来的人弄醒。那人悠悠醒来,待看清楚眼前情况刚想大喊,就被典韦捏住嘴巴,一个巴掌打懵圈了。之后就老实了。
张代见那人不再闹腾,才问到:“想活命吗?你现在还有的选,等下就不知道了”
那个小头目立马回道:“想,我不想死。好汉饶命啊~”
张代:“很好,那么现在告诉我你是谁。”
小头目:“我叫大牛,是黄巾军的一个小头目。...”
张代:“你们的领头是谁,来这里干嘛的。”
小头目:“我们的头领叫周仓,二头领叫裴元绍,我们....我们是地公将军张宝大人的先头部队。我们此次前来是打算攻占东莱郡。.....”
张代:“哦,是吗,那么你们什么时候攻打,你们多少人,大部队又是什么时候到。”
小头目:“刚刚周统领已经下令明天开始攻城了,我们现在有三千五百多兄弟,大部队还在准备围攻青州北海郡。这里暂时只有咱们这些人。几位好汉,我知道的都说了,能饶小的一条小命吗。我上有老,下有.....”。太罗嗦,还没说完,就被张代示意典韦把他打晕了过去。
然后三人又一番商量,事不宜迟,时间紧迫,今晚必须拿下这伙人,不然他们明天就开始攻城,会更麻烦。这样,等会我们偷偷前去把他们的头领绑了,把他打服。然后再让他帮忙收降这些小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