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普皇帝很是倚重宦官穗仲,将其封为辉明城的禁军总司令。只是穗仲并无战功,能成为禁军总司令,完全是因为他会讨好皇帝,因此帝国中央的官员们都打心底里看不起穗仲。
众官员虽然不将这种鄙夷挂在嘴边,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穗仲很是恼火,难道要将这些官员全部处死?他也没有这么大的能耐。
这时他的亲信,禁军中尉由鞠向穗仲建议道:“大将伏寻之前跟随正淞出征铭川星,战功卓绝,却在上次的大封赏中未得半点封赏,这让帝国上下大失所望。以他的家世、战功和地位,完全可以封侯。如果总司令您能够在皇帝身边美言几句,并呈上奏疏,劝谏皇帝追封其讨伐黄袍军的功绩,顺从众人的期望,那么大家都会觉得您是有爱才惜才之心的人,以后也会对您刮目相看。”
穗仲一听,思索后说道:“伏寻我见过,这人身高近两米,面容威严,不苟言笑,有大将之风。其祖父曾经担任过北镇总司令,乃是将门之后。他带兵在铭川星上大破黄袍叛军,鼓舞帝国士气。铭川星是我的故乡,当得知伏寻破敌平叛的消息时,我也十分高兴,他应当得到封赏。你这个利人利己的方法十分不错。”
穗仲因此采纳了由鞠的建议,并且派遣亲信蔚休带上礼物和亲笔书信去拜见伏寻,以此示好并想笼络于他。
蔚休见到伏寻之后,将礼物和书信呈上,说道:“只要你以后对穗仲大人忠心,就算是封你做铭川星的星长,也不是什么难事。”
伏寻冷笑一声,将那书信看完后,严厉的说道:“我伏寻一生光明磊落、战功累累,就算是没有得到帝国的封赏,也只不过是自己的时运不佳罢了。我不需要私下求官,更不需要一个宦官来提拔我。”说完将书信和礼物全部归还给蔚休。
蔚休只得悻悻而归,并将伏寻的话一字不差的转述给穗仲。穗仲闻言大怒,骂道:“好一个不知好歹的东西,你既然不接受我的好意,那就等着我好好的收拾你吧!”
身边的由鞠连忙说道:“大人息怒,万万不可加害伏寻。他本就有战功在身,未得到封赏。如果您再设计陷害于他,更是会令帝国上下不满。他既然不愿归附于您,我们也不要强求。以德化怨,您仍然可以上奏皇帝,将其调离到偏远的殖民星上任职。这样您又树立了威望,也不必见到那直汉子而发愁了。”
穗仲冷静下来,觉得由鞠说得有理。于是上疏黎普皇帝,将伏寻封为西镇右暮星的星长。
这件事的确让帝国官员对穗仲有了些许好感,皆认为穗仲良心发现。穗仲听到这些声音,心中略喜。
至此,穗仲在帝国中央的地位更加的稳固。同时,他并没有像帝国官员们认为的那样,良心有所发现,反而更加的肆无忌惮。
由于修建磐黎宫需要大量的资金,即使是提高了帝国税率,毕竟帝国刚刚经历战乱,百废待兴,回资速度很慢,加上贪腐严重,其修建皇宫的资金还是有很大的缺口。
于是穗仲和昌上商议,从四镇各司令下手,向他们索要钱财。穗仲、昌上如此考虑的原因是,四镇帝国军队刚刚剿灭黄袍叛军,必然从黄袍叛军手中获得了大量的钱财,现在让他们把这些钱财上缴国库,那是理所当然的。
于是二人联名上奏,要求黎普皇帝下诏,收回四镇平叛所缴获的金银财宝。
四镇总司令正淞在收到诏书后大惊道:“大战过后,民不聊生,剩余钱财都用于发展民生、修建城池了,哪里还有什么金银珠宝?”之后得知这是穗仲、昌上的鬼主意,更是大怒,拒不奉诏。
圃均也上疏道:“帝国战后初愈,应以金钱支持百姓发展,休养生息,怎么还能从中克扣,去修建皇宫呢?”也拒不奉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