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钢法由綦毋怀文进行了改进,其炼钢方法是:“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钢”,就是说,选用品位比较高的铁矿石,冶炼出优质生铁,然后,把液态生铁浇注在熟铁上,经过几度熔炼,使铁渗碳成为钢。由于是让生铁和熟铁“宿”在一起,所以炼出的钢被成为“宿铁”。
其优点在于生铁作为一种渗碳剂,因熔化后温度高,加速向熟铁中渗碳的速度,缩短冶炼时间,提高生产率。熟铁因为碳的渗入而成为钢,生铁由于脱碳也可以变成钢,增加了钢的产量。在高温下,液态生铁中的碳、硅、锰等与熟铁中的氧化物夹杂发生反应,去除杂质,纯化金属组织,提高金属品质。灌钢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要想得到不同含碳量的钢,只要把生铁和熟铁按一定比例配合好,加以熔炼,就可获得。
在东汉末年,灌钢法就有了雏形,经过一段时间的专研,郑浑和马均很快就掌握了这种方法,周辰得到这个消息也十分兴奋,钢的本土化总算是走出了第一步。解决了技术难题,剩下的就是如何提高产量了,所以高炉炼铁就被他提上了日程。
来到山寨,周辰对着马军说道:“德衡,目前高炉炼铁技术掌握得怎么样了?”
提到技术问题,马均十分来劲儿,不过稍一思考,又面有苦涩地说道:“回主公,技术已经掌握了,可是炉温却是达不到,铁矿无法融化,所以现在还无法生产。”
高炉炼铁设备有三样,分别是高炉,热风炉,铁水罐车。高炉的横断面为圆形的炼铁竖炉。用钢板作炉壳,壳内砌耐火砖内衬。高炉本体自上而下分为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缸5部分。
高炉炼铁工艺简单,生产量大,劳动生产效率高,能耗低,在现代这种方法生产的铁占世界铁总产量的绝大部分。高炉生产时从炉顶装入铁矿石、焦炭、造渣用熔剂(石灰石),从位于炉子下部沿炉周的风口吹入经预热的空气。在高温下焦炭中的碳同鼓入空气中的氧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在炉内上升过程中除去铁矿石中的氧、硫、磷,还原得到铁。
炼出的铁水从铁口放出。铁矿石中未还原的杂质和石灰石等熔剂结合生成炉渣,从渣口排出。产生的煤气从炉顶排出,经除尘后,作为热风炉、加热炉、焦炉、锅炉等的燃料。
当然在山寨里面建造的高炉不可能一下子就达到这么高的水平,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研究,不过这其中炉温达不到主要是没有耐火砖,要想实现高炉炼铁,首先得研究耐火砖。
耐火砖的工艺有些复杂主要是需要合适的黏土,一时半会儿也难以找到,所以周辰只好说道:“德衡,目前就暂时用原来的块炼铁法炼铁吧,虽然产量有点低,但是目前也是最好的方法了,对于耐火砖的烧制,你也要抓紧研制。”
马均也没什么好办法,只好答应道:“是,属下一定不负主公厚望。”
周辰笑笑,对着郑浑说道:“文公,山寨炼铁等大小事务就交由你负责了,有什么需要随时找我,你们也不要急,多教导一些徒弟,对于炼铁工匠的储备不要停,未来我们需要的工匠还很多,你也可以四处招揽熟悉技术的工匠,对于技术娴熟的工匠,不妨高价招揽,连同他们的家人也接过来,眼下民不聊生,相信有很多人想找一个皇道乐土的。”
郑浑更适合做技术主管,闻言保证道:“主公放心,浑会用心做事,以报答主公厚恩。”对于两人,周辰十分大方,隔三差五地就往他们家里送东西,所以两人心里暗自感激,都希望能给主公多做些事。
除了发展重工业,周辰现在并不打算发展轻工业,毕竟现在只是笑笑一个县令,树大招风的道理他还是知道的,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培养人才,所以他必须找到合适的老师,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在这三国时空,读书人本来就少,愿意来投靠他的就更少了,不过他还是打算设立一个招贤馆,只要有一技之长,都可以招来为官府效力。
周辰回到县衙,就找来了张骥说道:“远途,我拟在辽阳县设立招贤馆,你认为怎么样?”
张骥听了眉头一皱,说道:“回主公,骥只怕主公这么做为得罪天下士族啊。”
周辰也知道这样就是站在了天下士族的反面,而且他自己也算是士族子弟了,不过现在确实没办法,只好劝说道:“远途,我这也是没有办法,眼下我们人才匮乏,而我又没什么名气,哪里有大才来投啊,所以我打算设立招贤馆,发出求贤令,希望可以网罗一些人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