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求贤令,天下寒门跪相迎。
周辰的求贤令可算是打破了这个大汉的静谧,在朝堂之上更是掀起了轩然大波,以袁家为首的世家直斥周辰狼子野心,意图不轨,眼下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可周辰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违抗朝廷的选贤举能制度,滥发求贤令,他这是要干什么?他这是谋反,是要推翻大汉朝廷。
袁家的叫嚣非常厉害,整个大汉世家都站在他们这边,而周辰所在的周家虽然也是世家,可终究是地位低下,有口难辩。这时候就显出张让等人的厉害了,在周辰大量珍宝的行贿下,张让等宦官力挺周辰,认为辽东苦寒之地,又刚刚经历了战乱,非此奇策不能安定,坚决地支持周辰的举措。
夹在中间的刘宏也没了注意,好在清流一派对周辰颇为赞赏,虽然觉得此人戾气过重,可是一首茅屋歌却是能看出他的忧国忧民情怀,所以清流也偏向周辰,随后汉帝刘宏只是下令斥责周辰,高拿轻放,此事就暂且搁置了下去了。
而在洛阳某处宅院之中坐着一个黑矮子却是在细细研究周辰的求贤令:“周星汉当真是个人才,这求贤令,茅屋歌,男儿行真个是说出了我辈男儿的心声,只可惜满朝文武却无人慧眼识英,哎,周星汉,我可真想好好和你喝上几杯啊。”
除了他之外,远在长江之上的某个锦衣青年也拿着摘抄的男儿行不尽唏嘘:“男儿当杀人,男儿当杀人,我也是堂堂七尺男儿,却在这大江之上浪荡流离,可惜了这一身本领啊。”
感叹了一番之后,他招来心腹说道:“兄弟们,老子从今以后再也不做这无本买卖了,老子要去辽东杀胡虏,你们愿意跟着我去吗?”
“愿意”,“愿意”,“大哥去哪儿我们就去哪儿”。船上之人有的五言六语,有的三心二意,总之大部分人还是愿意跟着他走的。
锦衣男子提起一坛酒,给每个碗都倒上,端起来说道:“兄弟们,喝了这碗酒,从今以后各奔东西。”夜幕降临,锦衣男子带着八百男儿过关越境,径直往辽东而去。
而颍川某个树林里一个吃着虎肉的男子嘀咕了两句,也把眼光投向了辽东。这样类似的情景比比皆是,可以说现在的周辰还不知道,他的这些举动为自己带来了多少人才,如果他知道,恐怕做梦都要笑醒了。
我们的主角周辰在干嘛呢?他在写信,不错,他正是在写信。这些信是他写给王越要去寻找的几个特殊人才的。对于不同的人,历史上有着他们的性格记载,比如田丰刚直,贾诩怕死等等,虽然不能尽信,不过也可以做个参考。写给田丰的信是这样的: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久闻元皓刚直,作此正气歌以赞之,元皓大才,吾朝暮思之,愿元皓得此书信后前往辽东一叙,辰翘首以盼。
写给郭嘉的信是这样的:郭奉孝,此地有琼浆玉液无数,速来!郭嘉虽然才十二三岁,但是少小就被称为“小太公”,所以周辰只好先下手为强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