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张玄海在装备部有多出名,而是“张玄海”这个名字对马冬明来说影响太大了。
本来他去年应该有资格成为高级工程师的,但却卡在了一个奖项上,最后连“上会”的机会都没有。
这个奖项不是别的,是装备系统内的“科技进步一等奖”。
也许这就是命,马东明原以为凭借“车体轻量化技术”自己能稳获系统内含金量最高的“科技进步一等奖”,但结果自己只是个二等,与一等奖失之交臂。
想想也是,能参与提名的都是系统内各专业领域的翘楚,竞争肯定很激烈。
马东明后来也了解到,最后杀出重围的除了自己这个项目外,还有216所的新型交换机项目。两者在技术创新以及推动部队装备革新上都是旗鼓相当。但最后博弈的天平偏向了216所,究其原因是一个名字——张玄海!这让马东明怎么能忘记?
“看来216所在获奖的问题上要比自己重视的多,否则也不会把训管部大佬的姑娘拉进负责人的名单里。”马东明心中苦笑道。荣誉就是这样,你对它有多重视,它就会对你多重视,马东明输的是一点脾气也没有。
“嗯,216所设计的新型交换机获得过装备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我记得没错的话,你是项目负责人之一。”事情已经过去了,如今说出来,马东明心里平静的很。
可听到马东明提到“交换机”,张玄海的脸“唰”一下就白了,恼人的酸涩味道塞了张玄海一嘴,让她不知从何说起。
“交换机在设计上存在着疏漏,如今已经被召回了。这个一等奖,我们受之有愧。”该面对的总是要面对的。
“科技进步奖表彰的是勇于探索、矢志创新的精神。就这点来说你们当之无愧。”马东明说道。
“但我是负责人,设备的召回我要负责任的。”
听到这话,马东明心里感到有些好笑。“只是让她挂了一个负责人的名字而已没想到这孩子认真了。”
设备召回这事,在马东明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人尚无完人,何况是人设计出来的设备?
不过大多数年轻人对待的错误总是喜欢找各种理由、找各样借口,总想把自己从错误中摘出去。但张玄海并没有为自己的错误狡辩什么,就这么老老实实的承担下来,这让马东明的心里有些小小的惊讶。
能承认自己错误是需要很大勇气的,能承担自己的错误需要更大的勇气。面对成绩头脑清醒不骄傲;面对错误敢于承担不逃避,张玄海朴素的品质反应了她良好的家教,马东明对她的第一印象非常好。
“没你想的那么严重!作为全新的装备出现些许问题很正常,就是在不断的调整改善中才走向成熟的。你别太纠结于一次两次的召回!”马东明出言劝解道。
作为一个过来人,马东明很清楚张玄海的心结在哪里,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最害怕的就是犯错误。一犯错误了,感觉天都塌下来了。其实他们不明白,他们犯的那点错误都在项目负责人的掌控之中。而且年轻最大的资本就是不怕犯错误,错误中才能学习成长嘛!
不过216所为了个奖项,把一个刚毕业的孩子推到负责人的位置上,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有点太不地道了。
想到张玄海刚刚说自己被调到工程团,马东明忽然一下子明白是为什么了。
正所谓“无实而享大名者必遭奇祸”,抛开张玄海的学历不提,只从阅历上讲,她一个刚毕业的新人是不能独立主持一个项目的研发的。或许在这个项目中张玄海付出了许多,给她造成了一种自己有责任的假象,但要知道,有时候付出与责任是没有关系的。
跟责任有关的是能力。这能力不只是一纸文凭,还有遇到突发问题能快速解决的手段。这些都是在无数次错误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与教训,是一个新人不可能具备的。
至于为什么要让张玄海当这个负责人,想来其中少不了讨好大佬的因素。但最主要的是有些有心人想搭乘“张玄海”这趟顺风车。马冬明稍微打听一下就知道“张玄海”的背景,想来评委会的人也不会做到完全的无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