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半堂看着满面带着奇怪笑容的陌儒宸向他走来,身体禁不住地起了鸡皮疙瘩:“啊,啊,是,请问你有什么事吗?”
随着陌儒宸越来越近的脚步,王半堂也只能抱着包子笼慢慢退后,直到脚后跟碰到了凳腿,一个没稳,便坐了下去,头冒着冷汗。
陌儒宸看了王半堂惊悚的神情,尴尬地咳了咳,道:“王公子,别害怕嘛,我不过是想认识一下你罢了,哎。”看着转过身弓着背的王半堂,陌儒宸也只能干张着手,闭上了嘴巴,然后委屈地看向颜在朔,“颜公子,唔。”
颜在朔显然也不想多听他的废话,直接拿起一个包子往他嘴里塞,道:“这包子很好吃的,趁现在还热乎。”便也回到了座位上。
陌儒宸呆呆地站在原地,看着文御殿外日晷才指到巳时与午时的中间,还要约莫一个钟头才到了开考的时间,店内的人似乎都在闭目养神,毕竟备考的书籍或是竹简都放在了入宫的承启厅中,而他们的书童也都安置在那个宫中。
到了进士这个层次,很多文人都是有些地位金钱的,真正的寒门子弟也只有不到十一的数目,但即便是最简陋的安置下人的房间却仍然比这群书童所见过最豪华的房屋辉煌数倍,屋顶上没有了祥凤云龙,但却用琉璃般的色彩绘制了古代神话,支撑着房屋的柱子上镌刻的不是华朝通用文字,而是一千四百年在贵族中流传的雅体,书童虽是识字,但对于这类的高雅文体也是不认识。
陌儒宸就随手顺了把凳子坐在了颜在朔的身边,眼睛却随着身子一直浮动,在寻找着什么。
这个时候门外记录人员的官人已经合上了簿子,城中的守卫也三五成群来回地在文御殿内走动,维持皇宫的治安和威严。
……
午时的钟声响起,通向广场考试的文殊门打开了,首先是礼部的四品以下的官员清点考试人员,接着便有人员带领一组五十人前往考试位置,一共来回三十一组,共耗费了半个时辰,等到全员就坐了,主考官周明远从主殿中出来,宣读了进考章文:“凡我华朝进士,皆为国之栋梁之才,礼应正我大国文风,以谦谦之气染我朝文人风骨,是为不……”(不太会写这种考生守则,就这样随便糊弄过去了,顺便水点字数,瞎逼逼一会,“不”后面就是不作弊,不做什么奇怪动作,不要发出噪音影响其他学生,可以吃自己东西,可以如厕,但要和周围考官报备。古代会试要考三场,这次是第一场,反正每次开的时间很长,毕竟古代文章要符合音律,文体什么的。)
絮絮叨叨了一刻钟,旁边站着的大约三百名考官也开始下发了试卷,砚台上是已经有磨好的墨水,但是写完后就要考生自己磨墨,而且考试的纸张只有一份,每次落笔都要细细斟酌,一个不小心那就是毁了文章的音,形,律美,再说今日考的是四书文也就是八股文,文章有固定的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今日天气还算友好,阳光渐渐被云层挡住,光线也是柔和了很多,考生们拿到卷子只看到写着三个题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