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会试第三场也过去了,武试也都考完,入了榜的只有五十人,颜在朔的成绩也顺利地了武状元,但按照华朝的规矩,说是要文武并重,所以就规定文武状元要一同颁发,颜在朔这武状元的名号还要再过个两月才能拿到。
周盬稷成绩也不错,得了个探花,榜眼是那个叫曹思凯的怪人。
礼部现在是上下繁忙,几万份的卷子只靠仅仅百余人来批改评选,然后再投递到皇上面前,这巨大的工程量让这些老书生叫苦不迭,永靖皇帝也是心疼,便恩准礼部众人在这一个月中可以不上早朝,虽说这是华朝百年来从未有过的政策,但是百官一看如此体恤下属的君主也不由得赞叹起永靖皇帝的开明。
三月二十八日,永靖皇帝身着蓝白条纹的长衫,虽然今年早春已然有点雨势,但是每年三月二十八日都是华国传统的祈雨日,皇上要穿上象征雨神的服饰,走向搭建着二百七十六节台阶的雨神梯,在朝向东方的祭坛上国师手持羽扇,口中唱着通神文歌,手下面一群带着鬼神面具穿着淡蓝短袍的舞者在摇着曳铃,脚步随着台下的乐手的节奏忽快忽慢地踩着,围着祭坛演绎着舞蹈,永靖皇帝一步一步慢慢地爬上了天梯,走到了祭坛上跪在祭祀的九足鼎前,戴上了国师递来的萍翳面具,然后接过三根点燃的香柱,在旁边侍卫的搀扶下缓缓起身,声音却十分洪亮道:“上苍启恩,保我华国,百年水调,千年雨顺,未有洪患之乱民,未有暴旱之饥荒。我姬氏领于天下,天龙顺体,山川百原,能兴云致雨者也。众水所出为百原,必先祭其本也。”
当在祭坛上祈祷完,永靖皇帝又要前往终南山顶的龙门玄元庙去再次祈祷,在这一路上必要有舞者在前起舞,后队低吟雨歌,皇帝则是坐在露天的轿子上,国师则坐在他的左侧,一路风风荡荡地前去。
在各地方每个县的县令,或是村官,也都在三月二十八日这天去往当地的龙王庙或是雨神庙,献上当地独有的贡品。
……
四月初,新生的绿芽冒出了嫩尖,长安街上已经浮现出翠绿的画面,似乎永靖皇帝祈雨效果显著,在四月的第一场雨就下得很大,豆大的雨点拍打在窗上发出清脆的奏鸣声,虽然长安周围的农夫很是开心,但是在城中经商的摊贩却是有些苦恼,因为下雨,很多顾客都不出门,本来就是小本经营的生意却少了客流,又要花钱购置雨棚,也是苦恼不少。
但大户人家的下人们还是擎着罗伞,斜挎着竹篮,走到大街小巷去购买食物,或是请人去布行订购丝绸。
颜在朔坐在梨落苑的雨廊下,看着瓦片凝聚了雨水,然后低落到石砖缝隙的积水上,溅起小小一朵水花,然后很快地便淹没在世间,泥土的芳香随着雨水的滋润也渐渐复苏,颜在朔看见园中的桃树上已经长出了一颗颗的小花苞,带着点粉红,像是初生婴儿的脸颊,绿叶已是盎然,倒也激发了颜在朔的诗性。
“春风百折祛寒宵,新雨初润浮浅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