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今天要出差学习,所以,昨夜赶了一个六千字的大章,今天先发在这里。如果下午能及时回来,想法再补一章。本人现在是新精推,可是推荐票太少了,收藏也不多,更没有几个粉丝,请大家多关注一下,有推荐票的也别不好意思给我,当然了,欢迎大家收藏。只要加入书架,下次想看,也方便你去寻找。当然了,这要在你喜欢看此文的基础上。谢谢大家。
赵昺突然觉得这种感觉很熟悉。他似乎又回到了那时的部队生活,上级指派他们去训练刚加入特种部队的那些个菜鸟,以一敌多,最后把这些个菜鸟们制得噢噢叫。又似乎回到南疆边境的丛里中,等待着潜入国境的毒贩们进入自己的包围圈,然后轻松抓获这些犯罪分子。也可能是那次西北的某个雪峰边的岩石后,东突分子偷入国境破坏,只是一次短暂的战斗,就大获全胜,全歼了这些个危害祖国的恐怖分子。也许那次出境抓捕几个潜逃的杀人重犯,某岛国的热带丛林中,自己正是这样潜伏着,等待着时机冲上去。
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传来,虽然很远,但入耳已如惊雷了。赵昺一动不动爬着,抬起涂满迷彩的脸,向前看去。一个黎族小伙子,手中一把伪装的弩弓,腰间一把赵昺“发明”的95式刺刀,只不过为了简易工艺,刀把成为直桶状,而且少了枪口环和定位卡笋,而且尺寸也要略长一些。
那个小伙子动作灵敏,时而警惕地四面观察,时而跳起急行几步,马上伏下身子或隐蔽在树后。但他无论如何的进行着战术动作,都被早已预先埋伏在这里的赵昺看到了。赵昺看着他的动作熟练而标准,心里也不由得暗暗赞赏。只是这样的一个新手,独自一人行动,周围没有配合和掩护的战友,遇上赵昺,那只能是送来的一盘新菜。
赵昺看着他距离自己越来越近,轻轻伏在地上,缓缓向侧向移动,然后,在草丛中找到行进路线,几个闪避,已经位于那黎族小伙子的侧后方。然后,他蹑手蹑脚跟上两步,用手中的弩弓轻触一下小伙子的后背,轻声喝道:“别动,放下武器,慢慢转过身来。”
那小伙子听令,慢慢转过身来,眼前就看到一个大花脸的草丛蹲在自己的眼前。小伙子叹口气,把手中的弩弓放在草地上,并把腰中的刀也拔出来放在赵昺的面前。
赵昺看着他灰心丧气的样子,微笑着说:“阿黎,怎么是你一个人?”
小伙子身子轻颤一下:“陛下,阿黎没有训练好,让陛下失望了。陛下还记得阿黎?”
“呵呵,你是我认为最有前途的一个特种兵战士,朕怎么能忘了你?”
阿黎的脸色好看了一点,可是还是低着头:“陛下,阿黎刚刚出场,就被你抓到了。阿黎不合格,阿黎给陛下丢脸了。”
赵昺感到好笑,但还是给他更多的安慰:“你让师傅抓到了,有什么可遗憾的?虽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你只是一个新手,做到这个地步就很不容易了。你很好,真的。”
阿黎虽说还是心中有点失落,但被赵昺几次夸奖,心里也慢慢释然了。
赵昺决定给他个学习的机会:“阿黎,要知道师傅是如何抓到敌人的吗?那就爬在这里,认真看我的一举一动。”
整个过程中,阿黎都静静地爬在赵昺的身后,用一些青草把自己盖得严严的,只露出一双眼睛,盯着赵昺的一举一动,目不转睛看着。
赵昺又在原地抓了几个深入林间探寻的战士,向这几名特攻队队员做了一番演示后,告诉他们自行撤出演习,弯腰站了起来,回头向几位深藏在草丛里的特攻队战士们笑一下,头也不回,如狸猫一般,滑向山林深处。
阿黎看着快速隐入林间的赵昺身影,不由得痴了:这是官家吗?听说他只有八岁呀。跟着这样的官家,如果再不能打胜仗,那天理也不容呀。阿黎不由想起自己加入琼崖山地旅的整个过程。
阿黎出生在一个普通的黎族农家里。父母天天辛辛苦苦地在地里刨食,也不能换来一家的温饱。那年突发的山洪,冲走了父母,也冲走了两个姐姐和年幼的弟弟。阿黎很幸运地在急流中抱住了一棵大树,凭着求生的本能,拚命爬上半腰的一个树杈上,在风雨中独自一人待了两天两夜。直到风住雨停,洪水退下,他才昏昏沉沉地用僵硬的双手慢慢滑下树来。
从此,九岁的阿黎加入到逃难的难民中。大家在洪水过后的田野中,与饥饿抗争,与疾病搏斗,也与别的难民争抢洪水中冲下来的死去的动物尸体。在阿黎再也饿得睁不开眼睛跌倒在路边,等待着最后的时刻时,碰到了恰巧路过的李实。
李实其实也就是被阿黎那双眼睛,看着自己的那双空洞而充满对生的渴望的大眼睛,引起了他的同情心。
从此阿黎成为李实家的一个小帮工。他很满意,有吃有喝有住的地方,虽说那活对一个九岁的孩子来说,真的有点累。
但阿黎懂得活下来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他非常好强,也勤劳肯干,善于观察学习,很快就获得李实的赏识,不到十一岁,瘦小的阿黎就跟随着李实进入森林开始学习狩猎。
艰苦的环境,艰难的生存法则,练就了一身技艺,成为一名百发百中的弩箭手,让阿黎成为一个远近著名的好猎手。十八岁年龄,已升任李实手下狩猎队的小头目了。他有时可以单独外出打猎,自己的手下也有了几人了。他没有国家的概念,没有君王的概念,也没有家的概念。他的心中,只有李实让他活下来的记忆,只有好好干,报答李实的纯朴想法。
正在他能够一展身手,获得更高名誉的时候,蒙元侵入他的家乡。他的生活再一次被蒙元的抢掠屠杀降到生死边缘。这样,他跟着李实躲入深山密林,利用海南岛的丛林,开始对蒙元士兵的偷袭与猎杀。直到凌震带来赵昺的旨意,说服了李实内外配合,共同抗击蒙元。
于是,他跟随着李实进入琼崖山地旅。在这个大集体中,他如鱼得水,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脱颖而出,成为一名优秀的战士,一直到他认识了赵昺。
那个小孩就是现今大宋的皇帝,人们都称之为官家,当面要称呼他为陛下。这些对阿黎来说都是陌生的。他只是冷眼看着这个小孩,站在几千人的面前侃侃而谈,但阿黎并不懂汉语,也不知他说些什么。可是,这个小孩带给他的却是恶梦一般的军营生活。他能想出各种阿黎一辈子也想不到的方法来折磨他们,让他们在训练中有种生不如死的感觉。
没有人能撼动他的位置,也没有人能挑战他。即使军中几个好手,最终也被这八岁的孩子用技能和智慧打败。阿黎就是这几个挑战赵昺的人员中之一。但阿黎输得并不服气,他对自己的生存技能和狩猎中获得的丰富知识很自信。于是,他暗暗下定决心,要超越这个小孩,设想着终于在某一天打败他,让全军的黎族汉子,用一种崇拜的眼神去仰视自己。
从那天开始,阿黎开始苦学汉语,苦练赵昺传授的每一项技能。他的突出表现,终于引起了赵昺的注意。
阿黎想不通的是这样的一个小孩,而且还是大宋的皇帝,竟然与他们这些过去被汉人瞧不起的、低人一等的黎人,同吃同住同训练。小皇帝在训练场上,专注地做好每一个训练动作,完成每一项训练任务。从最基本的军姿站立、队列训练,这个小孩都参与到这帮子成年人中,严格按照教官的要求,认真而标准地去完成每一个动作。
不训练时,他会很随意地加入某一个连队中,用他那半生不熟的黎家话,和战士们谈天说地,嘘寒问暖,关心每一个战士的生活,认真听他们的诉求,甚至是对训练严酷的不满。他也会讲一些战士们从没有听过的笑话,惹得战士们哈哈大笑,来缓解战士们的紧张与疲劳。
阿黎从开始的不服气,慢慢变成了对赵昺的暗中佩服。这样一个只有八岁的孩子,和这些成年人的训练量一样的大,他却从不叫苦。训练完了,别人都休息了,他还要深入战士们中间,做许多的善后工作。晚上,战士们都进入沉甸甸的熟睡当中,他还要去查哨查岗,还要到各自的军营中查铺。
阿黎有时,都觉得这小孩不是肉体凡身,如天神一般的存在。看着渐渐黑瘦下来的赵昺,阿黎暗自树立了自己新的榜样。他要做军中最强的人,要向官家看齐,甚至要超越这个小皇帝,让这个小皇帝亲口称赞他,夸他阿黎是最棒的黎家汉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