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见银山,现在日本岛根县大田市的大森林区,离海岸最近十里路程。在这个时候,还是荒山野岭,只有野兽没有人烟。大约二十年以后,那里才会逐渐发现有银矿,并开始十六世纪以后形成后来的大矿区。而现在,只有海军陆战队三旅的将士们,在阴暗的林间劈荆斩刺地翻上爬下,与元军周旋在山沟里。
当洪茶丘终于没有耐心和张达躲猫猫后,张达才开始完全占据周边要地,正经修建防御工事。张达按赵昺指示的几座山的坐标,先在仙山上修建最大的军事工程,然后分别布置好周边要害山、上城山、矢筈城山修建要塞,甚至在大江高山和三子山都设置了哨所,然后重点扩建仁万港,在港口两边的海岬修筑岸炮基地,占据仁万港西边的小岛。不过,那些工事如果是个明白人看到,会惊讶地发现,防御的方向是向西、南、东三个方向,而不是防御海上而来的力量。
等布置好防守地点,绘制好周边的地形地图,张达留下一个团协助民工修建防御工事和沟下的定居点,自己领一个团却跑到了登陆地点的仁万港口里。
因为现在已经过去这么久了,按原来的计划,苏刘义应该来接他们了。
洪茶丘也知道岸上的宋军没有船也跑不掉,只留下不多的船只游弋在附近监视,自己领着大部分船队回到了壹岐岛。因为忻都通知他赶紧回去。
原来,日军总指挥藤原经资,副将大友赖泰,统率的部队除藤原经资的“三前二岛”的御家人武士部队外,还有筑后守护北条宗政、肥后守护安达成宗、丰后的大友和萨摩、大隅、日向的岛津久经的部队,一线部队总计有四万余人。另外,宇都宫贞纲率领约六万中国地方包括见山国等六国的武士部队,作为增援军在必要时将前往筑前。
六月初,江南军派出先遣舰队前往壹岐岛与东路军联系。藤原经资获知这一消息后,率部进攻壹岐岛,激战两日,日军败退。
忻都为争夺头功,无视在壹岐岛同江南军会师的作战部署,命令洪茶丘回来,想要进攻博多湾。六月六日,洪茶丘还没有回来,忻都就派出一支小型舰队,前往长门海域牵制守军,使其不敢救援大宰府,大部队开往博多湾。
进入博多湾后,才发觉沿海滩头筑有石坝,难以登陆。此时,侦察部队探知志贺岛和能古岛防御薄弱,也未筑石坝,遂命令舰队靠近志贺岛锚泊。当夜,松浦党御家人草野次郎经永,率少数部队偷袭元军,纵火烧船,给元军造成一些损失。更有一位勇士,叫竹崎季长的日本武士,深夜时独自潜入元军战船上,割取一位元军小头目的首级,最后完然回来。
等到第二天,洪茶丘终于赶回来,也不休息,在忻都的严令下,洪茶丘率军登陆,占领志贺岛。志贺岛狭长,退潮时露出的海滩可直通陆地。为了从侧后进攻博多湾,元军奋力抢占海滩。由于元军擅长集团攻击,而日军则擅长一骑打击,在连日的海滩争夺战中,元军损失惨重,被杀千余人,洪茶丘还差点儿被日军副指挥大友赖泰之子大友贞亲斩杀。
忽必烈怕范文虎领兵去攻打日本,这功劳是汉人的,就派个阿拉罕为总军,率领江南军进攻日本。江南军方面,五月时,据侦察得知日本平户岛守军均调至大宰府,阿刺罕决定将会师地点改为平户岛。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就在这个时候,出现重大变故,本次征日的总指挥、元军宿将阿刺罕突然病死,忽必烈任命阿塔海接替指挥。但阿塔海未能及时到任呢,江南军统率范文虎就认为先遣舰队早已发出,不宜久等,遂在阿塔海尚未到职的情况下,令江南军于六月十八日分批开航。当阿塔海赶到出发地点庆元时,范文虎已率军扬帆东渡了。
元军攻打博多湾时,发生了一件让北条时宗想象不到的事情。
蒙古首次入侵的文永战役时,河野一族的首领河野通有,率领河野党子弟前往位于大三岛之上的大山祗神社参拜,向本族尊奉的氏神起誓:十年之内如果蒙古再次侵略日本的话,通有将带领一族子弟奋勇抗战。记录了誓词的起请文焚化以后,通有用酒调和了纸灰,分给河野党各人饮尽。
不想弘安四年,蒙古人果然再度来袭,河野通有不负誓言,带领一族前往九州参阵。到达九州时,镰仓幕府已经在沿海的博多滨一带构筑了绵延数里的石垒。日本武士们在石垒后竖起军旗,各自屯集。
眼见这般森严的防御,河野通有向大家说道:“我军的防垒有若泰山,敌军强行登陆似无可能。与其在敌军退却以后掩杀争功,不如在敌人进击之前给予痛快的打击。”
不久,蒙古海船齐集博多湾,如黑云压城,极目所至,都是气势恢弘的异国艨艟,令人丧胆夺魄。由于受到防御石垒的阻碍,蒙古远征军未能象文永之役中那样顺利抢摊,长驱直入。因此蒙古军团占领了博多湾中的志贺岛作为据点,迫近箱崎一带,准备强行登陆。
见此情景,河野通有决定主动出击,河野通有和其子通忠以及数名武士乘坐舴艋小船奋勇前驱,伯父河野通时率领从舟随后紧跟。小船快如闪电,即刻靠近了一艘看似旗舰的大船。乘着蒙古军一时疏失,河野通有跃上海船,大肆烧杀,船上的蒙古军张皇失措,狼狈不堪。
河野通有在海船上纵横杀戮几个来回,发现敌众我寡,不能久持,于是捕获了一名头戴玉冠的敌军将领,河野通野在后面掩护,大家且战且退。
撤退时,河野通有带人在海船点火立威,烈焰张扬,四处蔓延;害怕受到池鱼之殃的其他蒙古战船纷纷掉头回避,庞大的船阵一时陷入了混乱之中。奇袭虽然成功,日本人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河野通野手下数名从者战死,素以射术知名的河野通时身中敌箭,于撤退途中殒命,河野水军浴血奋战而享有盛名。
蒙古人曾两次东征侵略日本,镰仓幕府召集九州一带的守护、地头、御家人坚决抗战,这都是职责和利益所在。但是对于河野通野的参战,幕府感到十分诧异,因为河野族居住在四国岛,与战争波及的九州岛相去甚远。感念河野氏的功劳,幕府将河野氏的所领转封为肥前国神崎庄小崎乡、肥后下冬村、伊予山崎等多处封地。
七月,范文虎、李庭、张禧率江南军十余万人,战船三千五百艘,到达次能、志贺二岛,与忻都、洪茶丘所部会师。七月二十七日,元军在开往鹰岛途中,先头部队遭日本水军攻击,激战至天明,日军撤退。两路大军会师后,军势大振,本应立即进攻大宰府,由于诸将意见分歧,不相统属,元军驻鹰岛一月,逗留不进。元军两路统帅均无航海常识,只有江南军张禧所部和也速得儿所部才将战船以相相隔五十步的距离疏开锚泊,以避免万一遭到台风,战船互相碰撞。
苏刘义按约定,佐渡岛只留了一个连的兵力驻守,另外再留下两艘飞剪船巡逻,反正日本现在也没有能力能撼得动这等大船的水军,再留下几艘护卫舰,然后全部出发,向西浩浩荡荡驶去。
等苏刘义赶到仁万港附近时,前行的八艘飞剪船已拦截住洪茶丘留守下来的那几只战船。这些战船看到如此大的飞剪船,那里还有胆量过来碰碰运气,全部转舵开逃。本来风向就不对,再加上飞剪船的速度太快,只一会儿的功夫,那些船就被圈了回来。等苏刘义赶到时,八艘飞剪船团团围住这几只船正在练手艺,早打沉了两艘,剩余的一看又来一大队战船,立刻升起白旗投降。由此看来,飞剪船在一定的时候,也可以以大欺小,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