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旺生早早起了床,他今天准备到自家的地里把洋芋地翻一下,再过个把月洋芋就要熟了,翻翻地能杀虫。大山里能种的经济作物不多,洋芋也就是土豆,算是其中一种。吃了碗米粉,带上水壶,扛上耙子,旺生出门往山上走。
山里的山地基本都是梯田为主,这些梯田都是祖祖辈辈开垦出来的,里面自然种的都是金贵的水稻。像洋芋这样的粗粮都是种在圩头或者是林地里开垦出来的小块土地里,基本上没有人家会把洋芋种在梯田里。至于林国强那样的另类,说要把洋芋变成金疙瘩的人,全黑佤寨也就是一个。
沿着梯田向前翻过一个梁头就是旺生家的林地,旺生家因为从祖辈开始人口就凋零,所以林地也不大,勉强算一个小山包,比林国强家那个山头的面积差得远了。说是一个小山包,实际上能耕种的面积顶多就十来亩地,全都是旱地,只能种洋芋和苞谷这样能抗旱的作物。
到了地头后,旺生放下手里的家伙事儿,拿起耙子就开始翻地。这里的地一部分种的是洋芋,一部分种的是苞谷。旺生把这片地伺候得非常好,无论是苞谷还是洋芋,长势都非常喜人。苞谷个头大的都有酒瓶那么大,洋芋的杆叶绿油油的,地下的洋芋蛋子肯定不少。
旺生早些年就出去闯荡过,在广东那边打过工,在工地上干泥瓦匠。后来老爷子病重,旺生就带着媳妇守在了山里。等老爷子去世后,旺生渐渐也就没了再出去闯荡的想法。三个闺女眼看着都大了,都到了上学的年龄,旺生两口子索性就专心伺候起家里的田地来。
平日里旺生又凭着自己一把好手艺,到处给人家打打零工补贴家用,只是近段时间忙着家里的事情他没出去。眼瞅着媳妇又要生了,旺生暗地里都不知道拜了多少回山神爷了,求山神爷保佑这次媳妇一定要生个男娃。要不然李家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维持下来的“单传”,可就要葬送在旺生手里了。
用耙子翻地可不是个轻巧活儿,弯腰弓背,汗珠子从旺生脸上不停地滚下再滴进泥地里。擦了把汗,旺生直起腰喘口气。拿出烟点了一支,正吸了一口,旺生就瞧见远远的一行人正从那边往这边走过来。旺生在脑门上搭了个凉棚,却看不清来人是谁。
这大中午的,太阳火辣辣,是谁闲的没事儿干跑山上来。
旺生放下手,吸了口烟后拿起耙子继续翻地。地理的洋芋杆子已经长的都很高,翻地的时候要格外仔细,要是不小心割倒了杆子,下面的洋芋蛋子就不长个子了。
“旺生,你停一下。”
刚刚在山脚下的一行人没多会儿就走到了旺生家的田头,为首说话的人是村支书林大有。旺生听有人叫他便停下了手里的农活,抬头一看是林大有站在最前面。旺生笑着和林大有打个招呼,给林大有递了一支烟。
“叔,找我啥事?”
林大有喘着粗气,大中午的他跑这么远的路可把他累坏了。
“旺生,你看你这大中午的也不回家,害得我们从你家里跑到这里来寻你,真是。”
“叔,我这地里的洋芋都快熟了,我得来照看着呀”,旺生赶紧取下凉帽给林大有扇风。
“我晓得,我晓得。”
林大有闪过身,把跟着他一起过来的几个人介绍给旺生。
“这几位是国强请过来的技术专家,赶了一上午的路过来我们寨子看看土地,看我们寨子还能不能种点别的作物。国强指明说要你配合,你可要珍惜机会呀!”
“是吗?哎呀,这家伙有能耐呀,专家们辛苦辛苦了。”
旺生听说是这么回事,赶紧热情地招待一路辛苦赶来的技术员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