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力工小巷再转过去,便是一个市集,卖菜的,卖肉的,卖绣针线头的,卖鸡崽鸭苗的,可以说应有尽有,正是云盘郡西南市集。
这云盘郡西南区,大部分都是普通百姓,所以别看地方只是郡城四分之一,可人口却有着云盘郡的一半,每日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使得这西南市集整日都是热闹非凡。
跟着李大嘴熟门熟路的从市集里走了一圈,李大嘴手里便已经拎满了东西。
不过是半柱香时间,就买好了鸡鱼肉蛋菜,而杨康怀里,也少了二百三十多文钱。
二百多文钱啊,杨康的心一阵抽搐,换做一个月前,都是他半个月用度了。
出了市集,杨康继续跟着李大嘴在巷子里不停穿梭,不一会儿,就到了一座坊门前,杨康抬头一看,却是安心坊。
安心坊,与团圆坊,望归坊,并称云盘郡穷困三坊,但与大多为本地人的团圆坊和望归坊不同,安心坊中多为外来人口。
作为一座郡城,云盘郡中每年都有近千外来人口,大部分都是先在安心坊落脚,如果能够混出名堂,自然就会搬去更好的坊,不过,绝大部分人,都是默默定居安心坊,然后再默默融入西南区,最后又默默消失于云盘郡。
坊中又走了一会儿,终于,李大嘴停在一小院门前。
这小院不过五丈方圆(约一百三十平),由竹篱笆将之与坊道简单划分开来。
靠后并排着三间看上去有些年头了的灰砖瓦房,旁边则是用芦席围了一个小小茅厕,院子一旁挖出两垄地来,种着几样小菜。
李大嘴直接推门而入,嘴里同时高声喊到:“娘,我回来了。”惹得院里两只正在找食的老母鸡好一阵侧目。
李大嘴也不管它们,直接拎着买来的肉与菜走进了最左边那间房。
这时,一阵拐杖声传来。
“谁啊?是大嘴回来了吗?”
“娘,您快坐着,我把菜放下就来,可别摔了。”
“摔什么摔,我还没老到那个程度,菜?大嘴你买菜干嘛,家里还有一些,过两日再买也不急,你这孩子,好好的县兵营不干,跑回家来,现在还开始大手大脚起来……”
说话间,一位身着补丁麻衣,头发花白,看上去五六十岁的老妇人出现在中间房屋门口。
“啊…这位大人,您是…”见到杨康,这老妇人很显然愣了一下,有些迟疑的问着。
“呵呵,老夫人,我是大嘴的朋友,今日…”
“娘,这位是杨大人,就是要跟您儿子合伙开食铺的大人。”李大嘴已经放好菜,出来正好与老娘解释杨康的来历。
“哦…还真有人要合伙啊,我还以为,以为大嘴你骗我呢。”
“娘啊,我怎么能骗你呢,要是没人合伙,我怎么舍得从县兵营里出来。”李大嘴一边扶着这老夫人回屋,一边悄悄扭过头来对着杨康就是一阵挤眉弄眼。
杨康一下就看懂了,想必是李大嘴被县兵营退了,却没有跟他娘说实话,想来,是怕她身子骨熬不住吧。
“哈哈,是啊是啊,我正要和大嘴兄弟合伙,不过我却管只出银子,这食铺方面我不懂,以后还得多辛苦大嘴兄弟啊。”
一句话出口,李大嘴就成了大嘴兄弟了,看着李大嘴满眼的感激,杨康不由有些得意:呵呵,这下不怕你不好好干了。
进了中间屋子,一入眼便是各式家伙事,笤帚,簸箕,水桶,全都分门别类摆放的整整齐齐,看来,这老夫人倒是个操持家务的好手。
中间空了一块地方,摆放着一张八仙桌,很显然,这里就是李大嘴家接待客人的地方了。
“杨大人,您先坐,我这马上就去收拾,您放心,保管一刻钟就给您上来。”
“娘啊,你先替我招呼着,我去厨房忙活,好让杨大人尝尝我的手艺。”
倒了一杯茶,李大嘴让他娘招呼杨康,自己赶忙去了厨房。
“那个,杨大人啊,我家大嘴人实诚,又只会做饭,要是有什么冲撞了大人的地方,您可一定大人有大量,饶过他一回啊。”
“诶…大娘哪里话,我是真心要和大嘴合伙开食铺,再说了,我和大嘴认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对他的为人,还是很放心的。”
说着,杨康放下手中茶杯,抬头看向李大嘴他娘,刚一抬起头,便看到她的眼睛,刹那间,便已是万里冰封。
“菜来咯…”
“杨大人,试试看怎么样。”
杨康一愣,随即发现李大嘴已经端上来两个凉菜,就连碗筷都已备好。
感受到肚里传来的强烈信号,杨康也不客气,拿起筷子就吃了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