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慢慢的熬着。
缸里的甘蔗汁慢慢的变了色。
萧亦拿了一个矮凳在旁边坐着,等着这些甘蔗汁变成钱。
时间慢慢流逝,缸里的汤汁慢慢的变深,变黑。
当熬到水花呈细珠状,好像煮开了的羹糊似的时,萧亦用手捻试一下,粘手,这就说明已经熬到火候了。
这时的糖浆还是黄黑色,萧亦把它盛装在桶里,而后凝结成糖膏。
“哎,这造糖着实有些费劲。”萧亦叹了口气,“不过这可是能变成钱的东西啊。”
说着,慢慢悠悠的把缸里的黑色糖浆倒进了桶里。
看着桶里的黑色糖浆,萧亦忽然想尝一尝,在现代的时候没有尝过。
“嗯嗯。”萧亦剜了一口,吧唧吧唧嘴,“嗯,甜丝丝的。”
甜味儿不是很大,看样子这种甘蔗不是很适合做糖。
萧亦找出了前两天找陶工做的瓦溜,然后把瓦溜放在糖缸上。
这种瓦溜上宽下尖,底下留有一个小孔,用草将小孔塞住,把桶里的糖膏倒入瓦溜中。等糖膏凝固以后就除去塞在小孔中的草,用黄泥水从上淋浇下来,其中黑色的糖浆就会淋进缸里,留在瓦溜中的全都变成了白糖。最上面的一层约有五寸多厚,非常洁白,名叫“西洋糖”(西洋糖非常白,因此而得名),下面的一层稍带黄褐色。
萧亦将最上层的白糖加热溶化,从厨房里找厨子拿了几个鸡蛋,用鸡蛋清澄清并去除掉面上的浮渣,适当控制火候。将新鲜的青竹破截成一寸长的篾片,撒入糖液之中。
萧亦将糖液拿进了房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日就能变成冰糖。
看着盘子里还泛着黄色的白糖,萧亦的内心还是欣喜的。
拿着白糖,萧亦蹦蹦跶跶的跑去了蔡邕的房间。
“砰砰。”
蔡琰正在读书,听见敲门声道了声进来.
“景行,你这是?”蔡邕还记得今天上午萧亦要一个闲置小院的事,说是要……哦,对,做什么白糖,蔡邕只觉得他胡闹,要白糖还需要自己做吗?出去买不行吗?我堂堂蔡府难不成还买不起糖吗?
“老师,您看看这是什么?”萧亦脸上笑嘻嘻。
这是啥?白花花的,难不成是雪?
“这是什么?”蔡邕端详了好一会儿也没看出啥来,只看出来白花花的。(虽然萧亦造的白糖在他看来不白,但在蔡邕这个古代人的眼里,这已经是很白的颜色了)
萧亦看着蔡邕一脸懵逼的表情,差点笑出声来。
“老师,你尝一下,试试。”
试试?这小子又有什么鬼主意?
“那好,为师就尝尝。”蔡邕将信将疑的伸出手沾了一下,“好甜啊,这是为师这辈子吃过最甜的东西了。”
蔡邕大惊失色,没想到这白花花的东西是糖。他这辈子从来没见过这么白这么甜的糖。
“景行,这,这是白糖?这么白?”
萧亦看了看这糖得颜色,觉得蔡邕的追求太低,“老师,这糖还不算最白的。”
“什么?”蔡邕现在简直想要给萧亦一巴掌,“这还不算白?”
蔡邕想不到他徒弟的眼光有多高,但这却是他见过最白的白糖。
“景行,没想到你还有如此能力,为师感到很欣慰。”蔡邕摸着萧亦的头露出姨母般的笑容。
咦~
萧亦打了一个寒颤。
“老师,咱们家有铺子吗?”萧亦问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