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的海鲜小酒馆已经开了好多家,酒馆自己有一条小渔船,只在附近撒网打几网鱼,然后就赶紧回来,好似海上有妖魔鬼怪似的,对大海有着本能的敬畏,虽然捞起的海或不太多,可供应几家店还是免强够了,主要是让大家都能知道海货也能吃,而且很好吃,海鲜的做法也慢慢的流传出去,只是数量颇少,一直也没有火起来,如今有了充足的海货,海鲜立刻火了起来,肉类的需求大大的得到了缓解。
打鱼的船因为路途近,每天都要往反三、四次,虽然城市里的人多,可是海货也多,每天都有那么四、五船海货送到罐头厂,玻璃早就进入了千家万户,现在的住房也都安装了玻璃窗,没有那家穷的玻璃都安不上。玻璃罐头也是新兴的产业,长久的储存方式,深受大家喜爱,现在增加了海货罐头,遥远的内地也可以品尝到海鲜的味道,有行商带着罐头游走四方,大城货币也传播的越来越远。整个城市都在高速运转中。
在一次出海捕鱼的行动中,有船发现了一群鲸鱼,惊为神迹,张宇听说后大喜,急忙改装了两艘捕鲸船,告诉他们该如何捕鲸,这一次拖回来两头鲸鱼,在码头上直接分解,鲸油提炼甘油和润滑油,鲸肉直接送罐头厂。有了鲸油润滑脂的出现,各种机械的磨擦部分更加耐用,工效也大大提高,合成橡胶的生产工艺一直也没有停止实验,现在终于试制成功了,一座大型火力发电厂正在加紧施工,明年或许会用上照明电,其它配套设施也在有条不紊的施工中,第一条铁路也在铺设,一路向西,每个堡寨都会停靠,也让一日远行成为了可能。
冬天的阳光有些清冷,路上行人少了许多,除了来去匆匆上下班的工人,还有进城买货或者是卖货的寨堡百姓,虽然人少了不少,那也是以平时车水马龙来对比的。张宇穿着棉制长袍,两层棉布中间絮着棉花,外面缝着锦布绣面,蚕茧的产量还是很低,只能做为奢侈品,棉花到是这几年丰产,棉布厂也常态收购棉花,棉农的日子到是俞发红火,走在街上,看着欣欣向荣的城市,从无到有,感慨万千,这就是他们城市人创造的自己的家园,城市不会只有这一座,扩张的脚步也不会停止,也许若干年以后,在历史上这会是一个奇迹。
管他呢,我只是来传播知识的,只要我倾尽所知这就够了,一代管一代,那管他死后洪水涛天,心里想着,迈步向科学研究院走去,今天机床试制成功,他要去见证这一历史时刻,有了机床,机械部件会更加精密,使用时间自然也就更长,来到工科的机械制造小组,随着蒸汽机的轰鸣,车工小心翼翼的操作下,一个钢铁陀螺出现了,看到陀螺光滑的表面,流线的外型,大家都是目光热切,这是划时代的一刻,我们共同见证。
回到家里,张宇来到书房,书房的一面墙上,整个都是书架,印刷技术的进步和纸张工艺的改进,张宇把前世的知识一点一滴的记录下来,再著成书,在各各学校和政府办公地点,都有图书馆,凭着严格的审查和身份证明可以免费阅读,但是绝对不能外带,街上书店也只是售卖笔墨纸张和小学知识,其它的书严禁外卖,这就告诉大家,这些知识是我们的,想要学习,只能加入我们,这也加速了城市的扩张和读书识字的人进一步增多。
张宇现在是争分夺秒,浏览器的知识可以说无穷无尽,要把所有知识都写出来,恐怕一生都无法做到,就算把那些知识都给分类并分成各个系统,也只是那里需要写那里,然后再抽时间写其它的知识,所以没事的时候张宇就在书房写书,想找张宇,只需要来书房就行,往往屡试不爽。
今天写的是各种农作物杂交增产抗病,以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问题,已经写了一小半了,今天是接着写,刚拿起笔,老妈走了进来,
“儿子,过年就十八岁了,是不是该成亲了?你的想法是什么,是我们给你找一个还是你自己找啊?”
听到这话张宇就头疼,其实张宇对这些也不太看重,只要不是尖酸刻薄的那种,张宇觉得肯定会处理好家庭关系,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前世虽没谈过恋爱,可自认哄女孩子并不是什么高难问题,异性相吸,到了年龄,男女本身自然就有吸引力,再加一丢丢外在因素,那还不是手到擒来,做为城主的大公子,本身就有先天优势,未来整个城市都要归自己,扩张的脚步不会停歇,最终扩张到何种地步谁也说不清,在别人木枪石斧的时候,这个城市已经向机枪大炮发展了,根本上就没有可比性,可以这么说,这个世界都是这个城市说了算,根本没有内部战争,只需要不断的扩张就好了,什么供需关系、民族矛盾、贫富差距等等社会问题都不存在,只要肯做事,就没有发不了财的,也许以后等人口增加到一定值,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怕什么呢?世界这么大,都出去看看呗。
“一说你就皱眉,我看有两个小姑娘总来找你,对你是不是有想法啊?”
张宇知道那两个小姑娘,是姐姐的小姐妹,知根知底,人也漂亮,从张宇教书开始就和他学习,转眼十年过去了,现在已经在科学研究院里的农业科里做研究,立志成为最伟大的植物学家,立志不小,也做出了很多成绩,像水稻杂交,农作物优化等都做出了很多贡献,虽然是张宇告诉她们怎么做,可总要有人做不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