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下午,李轩没有做其他的事,一直在,各种书,无论是杂记还是历史或是文学典故,李轩无一而漏。他现在很是缺乏对这个世界的了解。
做这些的目的一是了解这个世界的基本情况,二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不然再遇到秘籍看不懂这就尴尬了。
从那些杂记中,李轩发现,这个世界的江湖势力也十分庞大,只不过与朝廷的交集十分之少,故而不显。
江湖中最出名的三大门派分别是无量道宫,千昭寺还有魔教也叫圣教。
由这三大门派构成了整个江湖的巅峰势力,而朝廷一般是依托无量道宫和千昭寺来维持江湖势力的平衡,而这些江湖势力一般也不招惹朝廷。
而魔教就可以说是有些臭名昭著了,是邪道的统军教派。与正道势力每年都快打出狗脑子了,维持了江湖的平衡,而朝廷也乐的如此。
明白了这些,因此,学习就成了他当下最重要的事。他想要的东西可是有很多的。
清风扶着院中的杨柳,晚霞的余晖笼罩大地,不知不觉已到了傍晚。
王福看到自家老爷还在书桌上,轻轻的敲响门,他现在只知道老爷是个有本事的道士,但没想到在吴将军那里地位那么高,吴将军亲自拜访,还怕叨扰了老爷。
李轩看到王福在门外恭敬的侯着,将书本扣在桌上说:“什么事?福伯。”
“老爷,吴将军来了,正在前厅等待。”王福抢先一步,将门打开,待李轩出来,赶忙走到前方带路。
李轩看的是心里哑然失笑,不过这就是人家的生存之道,李轩也没有看轻,只是有些不习惯而已。
来到前厅,李轩示意王福出去。
吴峥看到仙长来了,欲起身拜见,李轩直接坐下示意不用如此。
通过闲聊,
李轩也了解到,吴峥这三天也没有闲着,带领这些新兵去城外演练,剿匪,让这些新兵见见血,新兵的战斗力也大有提升。
派往汉中县的斥候传回了消息,顺义军那里的粮草也快耗尽,可能会有大的活动,但对于再次攻打河阳县城那里的士兵却有很强的恐惧心理。
而吴峥也将河阳城退敌的消息告诉了郡城知府,知府刘璋大喜过望,说向朝廷为他请功。
暂时先让统率全县文武,这对于吴峥来说也算是一个好事。
让李轩意外的是,那个逃走的知县也到了郡城,靠着金钱开道买通了知府,到郡城里任职,级别没有丝毫变化。
说道这里李轩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了吴峥话语里的怒意,知道吴峥这些年受尽知县的压迫。
了解到这些,李轩沉思了很久说道:“将军,现在还不是翻脸之时,朝廷在底层虽然没有了人心,但上层势力犹在。乾王朝治世三百年,还深得人心,现在没有人能做好准备。”
吴峥摸了摸自己身上带有乾王朝风格的制式铠甲有些感叹的说道:“确实,圣母教的起义看似规模庞大,可以在短短时间内波及数州,占据乾王朝一半的江山。可终究是如同无根浮萍一般,一群只懂劫掠,却不事生产的叛军,我也没有放在心上。朝廷平叛只在点息之间。”
李轩也赞同吴峥的看法,乾王朝还没完全失去人心,现在就打起反叛的旗帜,只不过是找死而已。借助这跟腐竹的大树,趁它现在还能遮风挡雨安稳的发展自己才是王道:“将军目前的最大敌人,不是别人,而是那伙趁乱起义的叛军,顺义军,将军目前需要足够的功绩来获得更大的权势。不过,除了顺义军,将军目前还有一障碍……”
“仙长有何高见,请教一下吴某。”听到李轩这么一说,吴峥的神情变得很是郑重。对着李轩施了一礼。
对于吴峥在政事上的迟钝,李轩也没有在意,作为一个人主,重要的是会用人,懂得将事情让给合适的人做,还能放的下身段,礼贤下士这是最重要的。
“将军别忘了,还有郡城这一道障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