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几日,张三丰出关,将新的太极拳法、乾坤大挪移交给了莫言。
莫言开始了闭关之旅,而时空珠开始帮助悟道。
《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道德经》第二十八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太极生两仪者,太极寂然不动,本无形象,唯为清净光明之体,此为无生之理性。动则显象起用,乃名为生。所生之象,其数无穷,但始动之际,只有一明一暗两种形色,明色为阳,暗色为阴,因此称为阴阳两仪。
在道:天为阳,地为阴;实为阳,虚为阴。轻为阳,重为阴。上为阳,下为阴。清为阳,浊为阴。
在天:日为阳,月为阴;明为阳,暗为阴。悟为阳,迷为阴。放下为阳,执著为阴。升为阳,降为阴。
在地:昼为阳,夜为阴;早为阳,晚为阴。热为阳,冷为阴。燥为阳,湿为阴。动为阳,静为阴。
在时:暑为阳,寒为阴;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快为阳,慢为阴。急为阳,缓为阴。速为阳,迟为阴。
在国:君为阳,臣为阴;尊为阳,卑为阴。本为阳,末为阴。始为阳,终为阴。高为阳,低为阴。
在家:父为阳,母为阴;夫为阳,妇为阴。雄为阳,雌为阴。攻为阳,守为阴。健为阳,顺为阴。
在事:象为阳,理为阴;雷电为阳,雨雪为阴。表为阳,里为阴。膜为阳,核为阴。皮为阳,骨为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