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语90
有次在伦敦希思罗,登机安检时被面无表情地告知,只能随身携带一件行李!然而很多人和我一样,带了好几件,而时间上又不允许再去办理托运了。
咋整?
一件随身行李是吧?esy!行李箱打开,把衣服统统穿上,3条裤子,两件西服,一件羽绒服,统统穿上!没错,统统穿上。腾出空间再把其他电脑等物品塞进一个包里,哈哈,然后大摇大摆去安检...感觉安检小哥眼珠快掉下来了。
回头一看,大家全在那穿衣服...
作者:
2015年07月15日多云/晴33℃/22℃东北风≤3级
宜:祭祀、冠笄、作灶、纳财、栽种、结网
忌:开渠、造船、安床、安葬、破土、出行、修坟
第二日清晨,云赟接到了电话之后,一行人便驱车到了西安的一个小巷之中。
云赟在附近找了一个停车处,然后带着我们一行按照小巷口贴的门牌号,找到了一个老式的居民楼,沿着外边破旧的楼梯口上去,之间楼梯口之间贴满了小广告和各种喷漆的广告。
到四楼之后,云赟敲开其中一个房门,里面出来一个文质彬彬的年轻人,就是眼睛度数很高,着装也很自然,让我们进去。
我们进去屋中,发现里面的客厅最大,虽然墙壁和装饰略显老旧,但是颇为整洁。而那个年轻人这才看清进屋的程琳、莫莫、云韵,顿时颇为诧异,颇为惊艳的震惊了好一会儿。
年轻人殷勤的从冰箱里拿出五瓶可乐放在桌上,笑道,“请随意,请随意,没想到会来三位美女,早知道该好好收拾的。”
云赟见状笑笑,“何先生,我们此来西安,要住上两星期,便是想知道这里的风土人情,接下来的时日里,可要劳烦何先生了!”
那个何先生笑道,“云先生客气了!西安是文化古都,有幸能给诸位做个讲解,还能陪陪美女,我感激还来不及。”
云赟说,“不知这边的行程安排如何?”
何先生站起来,拿出一个西安的地图,对我们说道,“明天先去参观兵马俑,我同学是哪里的研究院,你们上海历史爱好者学会说起来也不算是外人,我带你们下甬道,让你们好好看看兵马俑。”
我听着一愣,但是没有表露出来,不动声色的看着云赟,不知道他在搞什么名堂。
“我可以摸摸吗?”莫莫好奇地问。
那个何先生笑笑,“当然可以。只是小心点就行了,在发掘中,有些兵马俑破了,你们走的时候,说不定还能送你们一块作为纪念。”
“太好了!”莫莫高兴的跳起来,不知道为何对兵马俑这么喜欢。
何先生接着说,“然后就是华清池,你们逛完之后,再去秦陵,现在基本已经确定,秦始皇的陵寝就在下面,第二天可还以去骊山。”
“骊山语罢清宵半!”云韵在我身旁突然说了一句,我听到那首诗很久了,这才知道里面的骊山原来在西安,心中颇有感怀。
何先生继续说道,“还有乾陵,汉阳陵,茂陵等等,不过这得等到你们休息一天之后才能去玩,不然也体会不到其中的乐子。”
“怎么都是陵墓?”程琳有些诧异的问道。
何先生一愣,“不知云先生还有其他想玩的吗?”
云赟笑笑,“何先生安排的很周到了!我对西安的历史很感兴趣,但是你知道的,很多资料都是存储在各个图书馆的,很多资料网上也查不了,我也想到时候看看你们研究院的史书。”
何先生听后释然的说,“到时候我在图书馆中挑一些史书给云先生带过来吧!这样也方便的多,毕竟研究院的图书馆挺麻烦的,来回都要刷卡。”
“你们的那些书为什么不上传到网上去?”云韵纳闷的说,“我有时候要查一些资料,却总是找不到相应的东西。”
“美女说的是,不过这边的书太多了,很多都是一些很少有人翻的线装书,里面还是繁体字,字还是竖着排的,我都看不下去,何况把这些资料传到网上了。”何先生听后解释道,“不过我们跟上海图书馆有合作,内部资料共享的,这边也在找人把书上的资料输入到电子文档中,但是你想,古今那么多的史料,恐怕有数十亿字,这些东西要靠研究院不到一百人去做,可想到什么时候了!”
“怎么?资料这么多啊!”云韵有些惊异的问道。
何先生说,“也倒不是资料的事。只是现在的研究员,拿的都是两千的死工资,还要兼顾一些文物复原,考古挖掘的工作,精力实在有限。不过,最主要的还是没有钱拿,学历史的吃苦受累,但是却是冷门专业,不好混的。”
云韵更是诧异,“不是学历史的,写写《品三国》,上上电视就能那很多钱吗?还有,学历史的还可以搞收藏啊!一个杯子,一个椅子都能值上百万,为什么不去捡漏呢!”
也不知为何,云韵说的话似乎特别引起何先生的兴致,他叹口气说,“写书的那些人,他们写的顶多算是历史普及刊物,很多都经不起推敲的,我们学历史的往往都是当成笑话看的,真要写书写成那样,那就不用混了!”
我听后心中微微一笑,真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历史刊物,大多是那些对历史有兴趣的人写的,写得浅显易懂,故而大众捧场,反倒那些毕生研究历史的,少有人问津。
何先生续道,“别的不说,就说现在的电视剧,只要看看,着装服饰,就连喝酒的樽具,那一个不是漏洞百出,稍稍找一个研究历史的也不会如此。而现在上电视的专家,正是他们说的话看电视的人喜欢,才会有人邀请。我们曾有个老教授,****时北大系的,博古通今,曾写了一本书,除了学历史的几乎没人看,倒是一些人看了之后,抄了一些写一本通俗的历史,然后网上就说写的有深度,其实差的太远了!”
云韵点了点头,两人坐的更靠近了。
何先生见美女赞同,或是自己的专业技能得到肯定,心中更是高兴,对着云韵开心的说,“有时候我也经常在一些论坛,知乎啊,花些功夫写一些自己的杂感。我一向觉得中国人的历史观太过混乱,所以就想着写一部完整的历史通俗小说,以人物列表为基准,把各个年代的各项事情统统写一遍!”
云韵兴奋的说,“你打算写什么,《明朝那些事》那样的吗?到时候一定要给我看。”
何先生听后脸上的喜悦之情更是抑制不住,说话的语速也快了许多。之前说话慢悠悠的,字正腔圆,如今说的话比正常聊天还要快很多。
“嗯嗯额!”何先生说,“一定的,我写的那些都是自己喜欢的,我也觉得老教授写的太过古板,会尽量有一些幽默的大白话把历史写出来,这样大家也比较喜欢。”
见她二人突然聊得这么默契,我倒有些诧异,不过倒是对何先生的状态很理解,他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自己的专业,本来就乏人问津,好不容易碰见一个知己,自然灵思泉涌,滔滔不绝。要是有人跟我这样讨论射雕、笑傲江湖、倚天屠龙记,我不仅能够给他讲小说,将金庸不同版本不同的故事,连经典的电视剧的故事,以及对金庸的访问我都能一一的说出来,谈不上博览,只因为自己喜欢而已。
想起自己,大学同学一日非常兴奋的对我说,见到一个女生再看《笑傲江湖》,言外之意就是你们真配,而我内心隐隐也挺希望认识这个女生,只因为爱好相同,能够听她的见解,她的幻想,也是一种美事。
就这么沉浸在自己幻想中,倒是不知云韵何时对书也这么有兴趣,倒是符合自己心目中红袖添香的那种设想。
莫莫趴在我肩头,笑嘻嘻的说,“云韵姐以前没事的时候,就,这一年看了很多书,每天晚上都要给我讲一些《明朝那些事》……”
我回过神来,再看的时候,发现云韵正捧着一沓A4纸订成的小说,我瞥见每页的题头上都有《春秋演义---001-------管仲(公元前670--644年为止)》这样一行字,而云韵则在哪里一边看一边评论。
“嗯,写的倒是很幽默!”云韵把那沓文稿递给云赟。
“那你对那个情节印象比较深?”何先生殷殷的问道。
“嗯……”云韵认真想了想,“就那个管仲不想自杀,说我还没有成就事业那一段!”说着,云韵瞥了我一眼。
“哦,那一段确实不错!”何先生虽然口上附和,但是语气的淡然也透露出一些失望,云韵并没有说到他最赞同的点上。
云赟指着其中卷为末的一句,“太史之修言曰,这是何意?”
“哦,我名清,字之修,叫我何之修就行了。”
听完何之修的话,我心想不愧是历史专业的,还会给自己起一个字,现如今早就没有这种习惯了!
云韵当即拍了一下手,“真不错!还有字的,真不错,蒋先生字中正,毛委员字润之,何先生字之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