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元431年1月10号一大早(游戏历),于游戏中待了十天的李业打着哈欠磨磨唧唧地从塌上爬了起来,也许感觉到行动不便,李业疑惑地将手伸入裤裆,随后了然的将不知道啥时候钻进裤裆里的几根干草掏了出来,惬意地叼在了嘴上。随后,一步三摇,哼哼唧唧的李业便晃着屁股踱出了门外。此刻,掉二郎三的李业还不知道他的美梦已破碎,窃取‘并不重要’的建村令行动注定化为泡沫。
出门一看,寒风瑟瑟之下一个人影都没有,李业甚是满意。山贼本是无规无据,往往日上三竿才起。而且昨夜贼众或是上阵,或是观战了一晚上,筋疲力尽之下,起床更是晚那么一分,一大早能看到人影才怪。李业起床如此之早,且挑无人之时,不是因为李业虽是宅男身,心却依旧是一颗勤奋的心,而是只为俘来的劲衣青年张龙。
昨日为瞒耳目,做个样子,李业到达山寨之后,便将昏迷不醒的张龙綁缚于仙人寨地牢的柱子之上,当着众匪‘狠狠’地抽打了其近百鞭。期间又是大骂,又是嘶喊,深仇大恨之情不言而表。
推开沉重的牢门,看着铁链上挂着的劲衣青年张龙,李业阴笑着将地上的一桶冰水提了起来,‘温柔’地泼在其身上。
在李业暴爽之后,终因透心凉,心飞扬而醒过来的劲衣青年张龙一阵惊悚。茫然地环顾四周,又联想到昏迷前的记忆之后,张龙暮然怒视面前的贼人,厉声喝问道“汝可是仙人寨贼人?”只是待仔细瞧视面前的贼人后,喝问的语气却有些迷惑。
只因此时的李业没有半分先前的贱样,目和而正,性淡而耿,情真而直,良好的德行与崇高的素养顿时爆发,众多优秀的闪光点使得李业与身上的山贼装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李业睹视张龙良久,待其目着疑光之后,霍然微叹。“我确为贼人,然断无贼心。”
张龙虽惑,但破村的愤恨与对山贼的厌恶让其抛开一切的理智,冷笑道“一日为贼,终身为寇。且不论汝是否贼心猖獗,但既入贼窝,何能身洁?况士可杀,不可辱,若汝宁死不污操守,谁能阻汝赴黄泉焉。”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中华文明中古人的操守被《江山长歌》真真切切的展露无遗。李业感慨一时之后,顿时心有所感。张龙既为君子,好浩然正气,必恶偷奸耍滑,贪生怕死之辈。由此,威胁,酷刑,对其必是无用。若要其为己所用,还必须摆脱山贼身份的擎肘,让自己的品格在其心中高大起来。
至于怎么增加自己的含金量,一番装模作样,吹牛打屁便足矣。而这些,便是李业这个宅男为数不多的优点。
李业微叹一口气,垂首低语道“自古名人正士,皆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某虽不及先贤万一,但亦知舍生取义之理,安可背圣贤之道,行苟且之营。但大道三千,万事皆活,切不能迂腐待之。若一人屈身从贼能得保千人之命,即使先贤,且为是不为?定当为之!毕竟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能庇千余生灵安然一生,吾身独浊死亦足矣。”
李业一番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告白在现实生活中就是狗屁不如,但面对信奉君子之交,孔子之仁的古人来说,便另是一番境界。这不,李业偷偷从坚定的双眼中抽出一丝余光瞟了眼张龙,发现其果然被自己的一番扯淡给震住了。
“却不知兄台有何难处?”此时的张龙早已怒气全收,虽还未完全信任眼前的贼人,但话语中已然带上了敬意。
“哎”李业适时地微微感叹一声。“自古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某虽无大才,但自小以读书好学为乐,遂也决定游历一番以长见识。但这世道,哪里又少得了强人当道,寇贼抢劫呢。某初入沂山之境,身上财物便被洗劫一空。幸得天运普照,佑我偶遇一山村以得残喘。”
“然,业之眷顾却为山民厄遇之始也。不待两日,村庄便遭逢山贼劫掠,对此,某怎可见之不理,视若无物。遂尽微薄之力,引村民挖壕沟,坚墙门,备工事,初期使得山贼伤亡惨重。但奈何山贼势大,更有头目级匪人压阵,终在竭力坚守三天之后寨墙攻破,近千村民尽被驱逐俘虏。某正欲舍身求仁,宁死不为贼寇所掠,却见贼众以山民性命要挟,探寻守寨之人,如此,某挺身而出。
却不料贼首见我有守寨之能,便以千余山民性命逼某入伙,吾若不应,便皆屠之。由此,某何能为一己之操守,弃千民性命于不顾,遂只能屈身从贼。其下日子,某虽居贼窝,身伴贼人,却从不为伤天害理之事,亦不为贼寨出一谋一划。哎……”
看着面前舍生取义,虽万死吾独往矣的‘贼人’李业,张龙震撼不矣。似为李业背后身世变故所感,其哽咽道,“小儿愚笨,妄谈忠义,误明事理。今日听哥哥一言,方知舍生取义不仅为一己之名,更为天下苍生之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