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四年五月二十七日。
留下三万兵马继续驻扎山海关后,大军正式班师。
辽京以南的土地尽数收回,袁崇焕孙承宗二人接受了防卫事宜。
他们打算将关宁防线进一步扩张,使得辽京、关宁二线合一,达到遥相呼应的地步。
这些事情不需要柳安和熊廷弼去操心,自有他们负责。
大军出征两月,就攻破了后金首都,这个消息可谓一针强心剂,为低迷的大明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百姓们也终于明白过来,朝廷依旧是朝廷,大明依旧是万国来朝的大明。
这次大军班师,除了熊廷弼个人意愿之外,还有着后续粮草的问题。
旱灾依旧发生了,这一次来的更加猛烈,在陕西疯狂蔓延,甚至向着湖广河南等地扩张开来。
在土豆红薯还未普及的时刻,旱灾让粮食产量急剧下降,虽然百姓们早有应对,没有大乱,但也要节衣缩食的过日子了。
四十万大军每日耗费的粮食是个天文数字,几十万石军粮只够大军吃小半个月的,朝廷虽然有银子,但旱灾发生的时候,市面上可供销售的粮食却没那么多了。
毕竟还未到粮食产熟的季节。
这也是迫使大军班师的原因之一。
朝廷已经加紧向江南、福州等地加购粮食,动用水师沿海运至天津卫,可前线的粮草已经有了不足的征兆,所以朝廷不得不同意暂且班师。
不过这一仗,熊廷弼攻破辽京,斩获颇多。
除去缴获的金银玉器珠宝古玩字画外,明军得牛羊二十万头,战马八万匹。
牛羊随着大军入关,战马则直接装备。
在北伐一战中,明军损失四万将士,火药十万斤,弓箭兵器无数。
不过相比起战果来说,这些损失倒是九牛一毛了。
胜利的消息率先一步传回了京师,当插着令旗,背负行囊的驿卒八百里加急,一骑绝尘的从北城门冲进城内的时候,百姓们纷纷停下手里的事情,看向驿卒。
“前线八百里加急!”
“我军大胜!已攻破辽京!!!”
“我军大胜!已攻破辽京!!!”
百姓们的欢呼声响彻九霄,就连坐在宫里的朱由校都听到了。
“魏伴伴,外面何事喧哗吵闹?”
廷议上,朱由校正听着各部尚书汇报旱灾情况,愁眉不展时,欢呼声传来,朱由校奇怪的看向宫外,随口询问魏忠贤。
魏忠贤当然也不知道情况,他召来内监细下询问,吩咐了几句后,宫外就冲进了报喜的驿卒。
“北伐三军大元帅熊廷弼传八百里加急文书!”
朱由校眉梢一挑,抬手说道:
“哦?呈上来。”
“魏伴伴,念。”
文书呈上,魏忠贤打开,先细细看了一遍,眼睛猛地瞪圆,然后才高声朗读道:
“臣,熊廷弼谨奏....”
“自挥师伐金两月来,将士齐心,微臣于五月二十五日夜....”
“攻破辽京!”
“后金一众图吉尽皆授首,大贝勒代善战死!”
“二贝勒阿敏...战死!”
“三贝勒莽古尔泰...战死!”
“四贝勒皇太极...失踪!”
“富察氏衮代...死于乱军之中!”
“此战共计歼敌十五万余,后金八旗灰飞烟灭!”
“缴获牛羊二十万、战马八万匹、兵器珠宝无数....”
“至此,戴罪之臣熊廷弼,已光复辽东!”
听着魏忠贤口中吐出的人名,朱由校不禁抓紧了扶手,脸上的震惊喜色难以掩饰。
不光是他,朝中众臣也都惊得张大了嘴。
他们不是震惊于熊廷弼能光复辽东,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朝廷举四十万大军北伐,打不赢才有问题。
可所有人都没想到,熊廷弼用兵神速,只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就攻破了辽京。
这简直不可思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