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在四川时间有点长、也许是办事的风格不一样,王溥成为宰相之后,办事也是很有章程,与搭档的王著一起把朝中的事情处理得妥妥当当的。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郭宗训就发现有个问题了,王溥好像比较喜欢请示自己,但凡人事、军政、钱粮这些大事稍微大一点的,王溥就标注了自己和王著的意见之后,送来给郭宗训批阅,请自己拿主意,许多以前范质敢拿主意的事,王溥都有点谦让。
郭宗训对于朝廷的具体事务其实还是不熟悉的,看了王溥他们的标注,当然也可以做判断,也可以找情报司、锦衣卫来核实,但是这样做,就很耗费郭宗训的时间,让他做不了自己的事,毕竟促进工业化才是他的第一要务啊。他想找王溥来聊一下,看看怎样才能发挥这些宰相的主观能动性。
还在郭宗训办公的小院里,王溥有点拘谨地侧坐着,心里嘀咕着,皇上找自己到底为什么事呢?自己似乎没有什么错漏啊。
郭宗训首先夸奖了王贻正认真读书,又协助内务府找出马钧的资料,为内务府研制出轮式投石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王贻正也因此而获得嘉奖,获封一个爵位。因为研究学问而获得封爵,确实令王贻正感到意外,也给了他额外的动力,如今王贻正的课余时间都在内务府的图书馆泡着,他又接受郭宗训的建议,不时到装备部里面打转,了解他们想要什么类型的资料,或者打算寻找那些古人的著作,然后再有目的地去研究古籍。
王贻正的不务正业其实让王溥很头疼,按照王溥的规划,王贻正应该多读圣贤书,然后参加科举,进入庙堂之中,为国出力,以便光宗耀祖。
看到郭宗训这样夸奖王贻正,王溥也不好反对,只好默不作声。
“爱卿似乎有别的想法?”
“臣不敢,只是臣以为读书人以圣贤书为本,杂书适可而止,过于沉迷犹如舍本求末也。”关系到自己儿子的前程,王溥还是把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
“善,先贤著作朕并无偏颇,只要有利于大周社稷,朕倒是比较宽容,甚至于大食先贤的著作,朕亦愿为之传播。圣人言:大道至简,知易行难;知行合一,得到功成;大道至简,悟在天成。吾辈读圣贤书,求世间大道,要获悉大道亦须予以践行,方知大道之所在也,爱卿,您说是吗?”
王溥听郭宗训这么一说,心中诧异,追问道:“皇上说,圣人言:大道至简,知易行难;知行合一,得到功成;大道至简,悟在天成。未知从何而来?请恕臣愚昧,未曾听闻。”
“哦,应该是图书馆里面的藏书吧,朕之前看过,很符合朕的想法,所以就记下来,爱卿可有抽时间去看看,要不让王贻庆或者王贻序去帮您找找。”
“爱卿,您说这个道理如何?”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这确实说到点子上,熟读圣贤书,大道理谁都明白,能够守住初心,不为外物所迷惑实在是不容易,能够始终如一地践行圣人教诲,就更是难能可贵也。”
“知行合一,得到功成。这一点其实真的很难,老臣也难免为外物所困扰,有时也有力穷之时,未能做到知行合一啊,一般的读书人就更是难以做到也。”
“大道至简,悟在天成,就一个悟字,就不是轻易可得。多少人,穷其一生也未能悟出真谛,更何妨在乱世呢?如今世道将兴,又有多少人耐得住寂寞,愿意去悟一个道理呢?”
“哈哈哈,爱卿大才,一语中的,看来爱卿是探求过这里面的道理,也许有更深刻的理解,是吗?”
“回皇上,臣闲时读过不少书,书里面讲了不少道理,先贤探求的大道也是殊途同归,所以臣也想过,吾辈读圣贤书所为何来,。。。。。。”
“只是没有想到,在皇上这里竟然归结为三句话,实在是奇妙无穷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