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说形意
刘烑听刘子惠说完,恍然大悟,在前世部队去跨区域演练就去过四川,当时他见来来往往的船只,想当然的人为可以沿江顺流而下,但是他忘了,共和国当时为了清理航线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仿佛没看到刘烑正在想着心事,刘子惠拉着刘烑往外走,边走边说:“你说梦中神人教你拳法和枪法,走给我演示演示。”
不一会,就走到那颗树下,只见一把长枪还扎在那颗树上,由于走的匆忙并没有从树上拔下来。刘子惠看着那把长枪双眼放光,朝刘烑说道:“这个是你做的?”
刘烑点了点头,说道:“我练的枪法交形意五行枪枪,其实枪法就是拳法,拳法叫做形意拳,形意拳历来都是注重枪法练习,认为枪功为拳之助,拳宫为枪术基础。形意枪注重整劲,注重功力练习,花法少、简捷实用,讲究身枪合一。全身之劲注于枪尖,有器械是身劲延长。形意五行枪也是按五行拳劈、崩、钻、炮、横而命名的枪法,每式虽名为劈枪、崩枪、躜枪、炮枪、横枪,但都含多种技法。”
只见刘烑先将左手往下直落,到丹田处,左手下落时由手掌握成拳,再由脐往上钻到口,手如同托下颏一样,再与左足一起同时往前起钻。手心朝上握拳往前钻时两腿顺势前移与拳同步。继而又左足垫步向前,身体前行一小步,落地时左足往外扭四十五度,裆部内开,右手拉到右肋,手心朝上握拳靠住。边练边说道:“这是三体式即天地人三才,也是桩功和形意拳所有变化的开始。”
“三体式最为重要的基本功之一,求得六合浑圆整劲。从外形上讲求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的外三合,在体内则讲求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的内三合。”
“劈拳,是形意五行拳之一,其性属金。因其形似斧,其内属肺,其拳劲和顺,则肺气和顺。人的生命以气为主,气和则身体强壮,所以练拳当以劈拳为先。劈拳每一次出拳,全身一体,一动无不动,发力刚猛,犹如巨斧劈落。劈拳是以桩为拳,不动为桩动则为拳。”。
“崩拳,是形意五行拳之一,其性属木,取之身内属肝。因其动作形如利箭穿物,拳击有力,能透腹背之意,更困其发力时威猛如山崩地裂,所以命名为崩拳,若其拳劲和顺,则肝舒气平,养心神,增心力。崩拳练法简单,俗称半步崩拳,所谓半步即为前脚进,后脚跟,两脚互不交换。像铁铲一样,直向前铲去,突出一个“趟”字;后脚跟时,应着重在一个‘趟”字。这个“趟”字,可以理解为一个“弹”字。就是左脚为弹簧顶端,右脚为弹簧末端了。”
“躜拳,是形意五行拳之一,其性属水,取之身内属肾。躜拳快似闪电形似突拳,若躜拳劲力和顺,则真劲突长肾足气顺。躜拳又叫截拳,讲究顾、开、截、追。把这四点结合,躜拳也就成了。“躜”,是这套拳法里特有的身法之一,所谓“躜”是说身、步二者相合相随,束身向前穿入,而瞬间贴近对方,叫做“躜”,所以躜拳主讲身与步的配合。”
“炮拳,是形意五行拳之一,其性属火,取之身内属心。炮拳一气开合,形似烈火,是拳法中最刚猛霸道的一式,取其爆发猛烈之意。若其劲力和顺则心舒体畅,心气虚灵。上打炮拳时,有无坚不催,誓无反顾,虽万马千军亦往矣的气势夺人先声。而且,炮拳本身拳劲宏大,是已实力赢人的拳法。用一种比喻,炮拳就是以脊椎为弓身,以筋骨为弓弦,引力而发,射出的箭矢就是炮拳。”
“横拳,是形意五行拳之一,其性属土,取之身内属脾,若劲力和顺,则脏腑滋合,百疾不生。横拳类劈拳,又似躜拳,拳走弯曲,又像炮拳。横拳为形意五行拳最后一拳,其行进路线也为锯齿形,为诸拳之母。因为生克万拳全靠这拳。横拳的劲力是抖绝劲之中的弹性力,如绞的牛筋突然松开。有滚崩之势,所以应该说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劲力亦虚亦实,崩发也不失含蓄。”
“拳法分为三个阶段,一曰易骨,二曰易劲,三曰洗髓。易骨者明劲也,练习时身体转动,必须顺遂而不可悖逆,手足起发必须整齐不可散乱,为之筑基壮体,充足骨髓,让人筋骨坚如金石,如山峦之壮,是功夫之始。明劲是显形于外的劲,既是形意拳“由内着眼,从外着手”的一种功夫,也是筑基壮体、易骨示增力和整发合劲的锻炼过程。到达者一层次的人,劲力大涨,古代猛将都能达到这个地步,随着明劲的劲力增加,明显特征是肌肉泵张,太阳穴微微凸起。”
“易劲者,暗劲也。练到这一境界,气神圆满,形式绵绵,舒展运用,活泼不滞,为之长筋腾膜,全身筋络伸展,纵横联络,而生无穷之力。暗劲必须是在练习的第一步明劲功夫以后进行的第二步练法。暗劲是指在内里含藏劲力而不使手上有丝毫表现,所以说“暗劲在肘”。暗劲乃是易筋之过程,谓之练筋入槽和伸筋拔力。暗劲在练法上,无论是在三体势中,还是在劈拳出暗劲的练习中,手上一定不能表现出劲力来,而是要接近于松软状态。然而手上看不到劲力,并不等于上肢松软,相反在尺骨中所暗藏的劲力应该要远远超过手上的明劲。明劲是筑基壮体之道,暗劲是长筋腾膜之法,明劲主于攻打,暗劲主于克制,明劲主于刚,暗劲主于柔。达到这一层次的人,没有明显特征,明劲巅峰展现出来的肌肉泵张和太阳穴突出消失。”
“洗髓者,化劲也。练到此境界,周身转动,起落进退伸缩开合,不用力,将神与意蛰伏于祖穷之内,身体圆活无滞,行如流水,其心空空洞洞,而养灵根。这个层次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大概就是可以把神和意融入拳中,似缓实急,举重若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