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小汤山现状
刘士昭把玩着手中的匕首,朝车外赶车的车夫道:“阿大,你说这个刘烑是个什么样的人?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武学造诣,从他对世家的评价就可以看出,他的武学不是世家传承,诸子百家他像哪一家?”
阿大没有立即回答,过了盏茶的工夫才从车外传来阿大的声音:“诸子百家,各有千秋,这个刘烑有些像兵家,但兵家不会亲自冲锋陷阵。功夫有些像道家,但道家并不以杀戮见长,对百姓的理解近似墨家,讲究耕者有其田。真的好说!”
“是呀,我也没看出来他属于哪一家,这庄河也没诸子百家的书院,怎么会出这么一个人杰呢?”
刘士昭十分感叹,这个时代,知识是被世家大族和诸子百家垄断的,平常人要得到知识,打破世家大族和诸子百家根本不可能,只能屈从于世家大族或者归于诸子百家,而每当这些人一次屈服,就会成为一个利益集团的一份子,继续自觉维护着这高人一等的荣耀。
“殿下,这个刘烑即已经联系上,而且还是一位低阶武官,为什不为长皇子招揽一下?”阿大很好奇,他们最开始在庄河县茶楼看到刘烑的时候,自家殿下一门心思要给长皇子招揽这位人才,而真正相交之后却又放弃,这令他十分不解。
“你不会懂的,一直野生的猎鹰是不会被一般人驯服的,我那位大哥,呵呵,要不是我是庶出,哼哼哼~”刘士昭脸上浮现出不屑和轻蔑的表情。
“五殿下,还请慎言!”阿大听了刘士昭的话,面色恐慌,一脸郑重回头把头伸进车里,朝刘士昭说道。
“不用紧张,不用紧张,我这几个兄弟能容人的不多,这几个兄弟除了大哥,不论是谁坐那个位置谁能容得下我?所以我也不得已而为之!”刘士昭叹了一口气,很是无奈的说道。
阿大再也没敢插嘴,对于他来说这些话都是只能听而不能说的。他索性耳观鼻、鼻观心,静静地赶着马车,马车里也陷入沉默。只有蹄“哒、哒、哒”向着前方。
两天后,刘烑这一大队的人马,还有长长的车队来到小汤山,在距离山下还有不近的距离的时候,小汤山的暗哨就发现了他们,“咻”一支响箭从山下飞上天空。
刘烑听见响箭也没在意,这些都是他之前的嘱咐,设立明哨暗哨,不同的响箭代表不同的事情。这种响箭代表的正是自己返回。
刘烑来到山下,只见陈平早已等在了三关之外,陈平看到刘烑这膨胀很多的车队,和大队的人马,心中震惊。少寨主是下山“砸窑”去了?还是剿匪去了。
陈平也不及多想,现在的小汤山也不是上次刘烑回来时候的小汤山了,现在的小汤山有两个营的正军,还有一些守三关的青壮,军事力量已经比之前强了很多。
陈平率领两营士兵,两营士兵分列左右,见到刘烑近前,整齐划一的朝刘烑等人行了一个捶胸的军礼。众人行礼的汇聚成一声震耳欲聋的“咚”音。一股肃杀之气,从队列中蔓延开来。
刘烑和与他一起出发的十几人没有太多意外,也简单的做个回礼,但是蓉花山的二当家和众喽啰哪里见过这种阵仗,还以为刘烑要对他们秋后算账,都双脚发软,咽着吐沫。
刘烑感觉后面车队状态不对,回头望去,见到这些人的狼狈不堪的状态,也顾不上与陈平寒暄,回头朝蓉花山来的众人说道。
“各位兄弟,我说过投降的不杀,既然都已经到了这里,我杀你们有什么意义,这是我小汤山的军队,是来欢迎我等,跟我一起上山吧。”
刘烑说完,没等陈平说什么,拉着陈平奔向小汤山大寨。而两营士兵一左一右把刘烑带来的车队包在中间,也随着刘烑一起上山,蓉花山上的喽啰们,虽然听了刘烑安抚的话,心中有些放下心来,但是看到两队顶盔掼甲的士兵把自己的队伍包围,裹挟着上山,刚放下的心又提起来。
刘烑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往山上走去,没多久就经过三关,来到山寨,刘烑交代陈平把自己俘虏的这些蓉花山众人安置在原来的军营,然后来自己的旧屋议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