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月5号,周一,结束完元旦假期的足协开始上班。
“南头,今天开什么会,有没有消息?这两天我老是感觉心神不宁的,是不是有啥事情发生?”韦少辉给南英递了一根烟。“今天我见老一,老二都回来了。”
“暂时没有得到消息,我估计是和国家队选帅有关。”南英抽了一口,缓缓说道,“裁判方面要抓好,不听话的,调整出圈子,尽量都是我们自己的人。”
“嗯!放心,现在基本上都是我的校友。今年十强赛出局,我看老一多半要背过,南头这怕多半是要在进一步!”
“我才刚调进来估计很难,而且据说上面有人对他的能力很是欣赏!”
97年的9月份,南英调入足协,任第三位的副主席,暂管竞赛部。
而此时作为裁判委员会主任的韦少辉主动投靠,两个人迅速勾结。
韦少辉利用当年自己父亲原国家体委训练局一把手退休后的人脉关系,91年就进入足协工作,并随后主持裁判委员会的工作,同时利用自己北京体育大学毕业的优势,网络了一批北体大系的裁判员。
职业联赛以来,裁判问题从原先的人情照顾,慢慢的越发的明目张胆。
特别是这两年职业联赛越发的红火,各俱乐部也纷纷加大投入。在争冠以及保级的关键时刻,有各种中间人暗示相关俱乐部,可以通过裁判获得想要的结果。
所以说,在中国没有黑哨,只有官哨。
敲门声响起,等了一下,有人推门进来,“南头,四哥,刚才老一秘书打电话通知一号会议室开会!”
“好的!知道了!”南英点头,摁灭烟头,“走,看看老一有什么重要指示!”
两人结伴而行,遇见的人纷纷打招呼。来到一号会议室,推门进入,身后的门随即被人关上。
两人都是心理一跳,观察了一下,屋里许放和王俊生陪同着几个人,但不认识。
这是旁边有一个拿着公文包的人站了起来,从包里掏出两页纸。“南英同志,韦少辉同志,根据相关部门的批示,要求南英,韦少辉在规定的地点,规定的时间,就你们所涉及的问题做出说明,这是相关手续,请签字!”
两人心神剧震,一个不好的念头涌上心头,事发了。回头一看,早有人守在门口。
接过笔,南英和韦少辉乖乖的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被人看护着出了会议室,上了一辆大金杯。车上已经有了几个,全是与他们两个关系密切的足协中下层。
“完了!”一下子南英和韦少辉感觉到这件事不会轻松脱身了。
期间有人从办公室里看到了这一幕,顿时各种各样的消息迅速足协内部蔓延。不久,足协下属各部门收到禁口令,暂时不要就此件事对外部媒体发表任何言论。
与此同时,与此次事件有关联的裁判,球员以及俱乐部成员以及社会上个利益团要么被要求协助调查,要么就直接一扫而空。
消息灵通的媒体,通过种种迹象察觉,风暴正在酝酿,风起了。
甲A,甲B职业俱乐部,各参加乙级联赛的俱乐部以及地方体委负责人于1月11日到京参加足协组织的全国足球代表大会,就未来的职业足球走向进行闭门会谈。
会场内关系好的各个代表,互相交流着各自获得的信息,对此次大会普遍表示乐观。
“首先先向大家通报一些情况。”会议开始,足协主席许放开门见山,“从1992年开始的职业化已经过了第六个年头,这些年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发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
有俱乐部方面的,也有足协方面的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