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贞终究是没出过远门的女子,虽然才奔波一阵,也感到满面尘土,身心疲乏,颇有点不太适应,先前是提心吊胆,全神贯注,急着离开,现在已脱困境,才来得及感受自身的反应。
好在她身上除防身用的碎玉剑外,还带了不少银票,藏在贴身衣服里,可以置办一驾马车,这样可以免却路途风霜雪雨之侵。
她的打算是先冲出樊笼,摆脱命运对自己束缚,也就是先自救,然后救他,想办法救兆廷出狱,她心中很牵挂兆廷的安危,后听府里人说素萍已打通官衙,兆廷还不致有性命之忧,才放下些心来。
她定神静心思考了下,觉得只有上京城刑部及大理寺申冤,方有望让廷哥沉冤得雪,无罪释放,(编者按:隋唐时期的法律制度,是封建法制最完善、最具代表性的法律制度。形成了大理寺、刑部、御史台的三权分立式的司法审判制度。
大理寺是最高的司法审判机关,掌管审理全国处于流刑以上的案件。刑部负责主管司法、刑政法令并复核大理寺所判流刑以上的案件。御史台掌管监察文武百官,但有时也可多管“闲事”越职参与冤案大案的审理。
因此形成了大理寺的主管审判,刑部主管复核,御史台主管监察的司法审判制度。而明清时代刑部与大理寺的关系职能恰好与隋唐相反。)
一路上,素贞所遇所见进京申冤者比比皆是,原本她生在深闺院内,是不谙世事的千金小姐,然而当进入现实,深入社会,接触底层民众与种种的阴暗面时,才发现天底下竟有如此多的不公与冤屈,
让她不由想起了元朝有名的清正廉明之官张养浩的那首传世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