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万万卷,依经不依论,依法不依人,人天导师,三界内第一位佛是众生共同的本师“释迦牟尼”,亦即汉地民间与显教、藏区密宗共同尊崇的如来佛祖,
他十九岁舍弃皇位,离开皇宫,独自一人去寻找解脱生、老、病、死的修行之路,遍访古印度当时的名师隐士与修行智者,进行艰苦卓绝的修行实践,深入荒郊野外森林或人烟稀少不‘毛’之地,
用三年时间修得“无想定”,即思想完全静止、关闭,整个大脑呈一片空无状态,但他却并未获得解脱与智慧之道
于是他毅然决然“知非即舍”舍弃此修行方法,继续前行寻找,又‘花’了三年时间习成“非想非非想定”,即既不是在想,又不是不想的禅定状态,还是没能发现彻底解脱根本之道。(无弹窗广告)--
于是他又舍去此法‘门’,跑到深山老林,每日只吃一枚野果(一说坚果,而非水果),亲身践行“苦行”修持,这样一过六年,饿得皮包骨头,未老先衰,却还是没能如愿,他慨然发出这样的叹息:“苦行非道也!”
最后他跑到恒河边上,瘫倒在地上,接受了牧羊‘女’的牛‘奶’供奉,于菩提树下,发下誓愿“不证菩提,不起此座!”就是说如果还不得道,哪怕死在这里,也不罢休了!
于是佛经上说释迦本师打坐七七四十九天,睹明星而悟道,中间过程描述很多,如头个七天证得什么神通,然后七天又具备什么神通,其实就是他功能全部打开,看透宇宙无量空间世界与生命,终于开悟明白了佛法真理是什么!
然后他老人家又‘花’了七七四十九年,辛辛苦苦在人间**说道,教化万民弃恶从善,一点也不比他悟道修行的时间短而且困难。
重温这段故事,其实有人会认为老生常谈,但是现在知道其中真义的人,却越来越少,以至于认为全是纸上谈兵,虚无缥缈,也不相信了,这也就是佛所早已预见与所说的末法时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