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刑堂不是刑部。
刑部在朝堂之上,百官之中,黎民之下。
而刑堂在江湖里。
昔日程先生江湖伤心,入得朝堂,专司江湖事,却限于律法,每每不能尽如人意。
当时程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凡罪皆法理相悖。骁勇者多义士,岂因理义当先,而法不可为?凡事有善恶是非。为祸者多强人,岂因武能犯禁,而法不能为?
江湖不该是法外之地,若能以霹雳手段行非常之事,则事无不可为。
而后设刑堂,上承天意,下入江湖,引了许多旧友名士任职,虽无品无级,权力却是大的吓人。
只是程先生嫉恶如仇的性格和雷厉风行的手段以及官家的身份背景并没有让刑堂在江湖里大展雄图,甚至一度是寸步难行。
江湖是向往自由无序的炽热童话,是妄图把命运抓在手里的一群人奋力而又无奈的挣扎画卷,是热烈而鲜活的。
活出自己,岂非正是江湖人固执的浪漫。
江湖从来不缺血与恩仇的纠缠,也不曾少了礼义善恶的秩序。
但是更多人都希望,所谓秩序,也要握在自己手里。
而法是画卷之外的秩序,是如命运一般冰冷而无情的。
于是刑堂初建,却没能入得了江湖。
直至三十年前风月大同盟会惨案发生,导致数以百计的名门望族一夜之间几近断了传承。
得以苟延残存下来的也几乎都是幼少弱妇孺,复仇缉凶之计更是无望。
程先生就是在这风雨飘摇之际,自京城北上长白山,西到星宿海,以一人一刀之力,暗夜奔袭,历大小三十八战,受伤百处不止,却仍凭着坚忍的意志斩杀凶徒主谋十七,徒众四百五十五。
凭此一役,程先生恩泽几乎遍布天下,受万人尊崇,更是成为了无数少女梦中的英雄。
刑堂也俨然成为了江湖中新的秩序所在。
绝对的秩序。
而后刑堂日益壮大,也难免良莠不齐。偶有刑堂执事失手错伤,错杀事件发生,程先生也是即刻斩杀,不予袒护。
刑堂大印,即刻斩杀。无需审罪责,无需验正身,无需断头酒,无需收衣冠,也无需待时辰。
以杀止杀,本就是江湖中最原始有效的法则,却成为了刑堂行事的准则。
程先生的刚直正义,嫉恶如仇,于这江湖里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写下了属于他的二十年。
当然也有人质疑,是不是因为程先生的刀留不下活口?
一位早已不出世的高人曾经评价过程先生的刀和刀法。
“是魔刀。”
“如意天魔,如意魔刀,横扫天下,绝代天骄。”
“程大官人用的虽然不是昔年那一把横扫天下的‘小楼一夜听春雨’,可是他的刀法我总算见过了。”
“如水中的残月,如妖艳的水波,随着水波扭动变化的月影,不可思议的速度,一串又一串的血珠,一刀又一刀。”“我从未见到过那样的刀法,但是我知道,那就是魔刀。”“刀本无魔,魔由心生。如果有心魔附在刀上,不管他用的是哪一把刀都一样。”
“一个人心中若是有了那样的刀法,心中就有了魔。心魔也就是天魔,天魔附身,心魔附刀,变化如意,纵横天下。”
“一柄刀如果能诸魔附身,又何尝不能称之为魔刀?”
所以在风月大同盟会一役之后,有幸瞻仰过程先生风采的人们,开始将这柄不是小楼一夜听春雨的魔刀称为春雨,并逐渐流传开来。
十年前,程先生一家突染恶疾,俱多暴死,十去七八,仅只程先生及长孙得以幸免。灵堂之前,程先生顿悟空明,自觉杀戮太重,于是封刀归隐,往海外仙岛寻人而去。
自此刑堂就暂由李千帆代管,而染了不下千人鲜血的魔刀春雨,就封存在刑堂里某个极为隐秘的地方。
二
城南郊一处静僻的角落,座落一间三进的院子,上空有数不清的鸽子乱云般飞舞。
大门不关,匾额上书刑堂二字,门前不立冤鼓,只画屏影壁近前蹲了两只墨色的石头狮子,垂花门檐柱不雕,悬刀挂剑,肃穆森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