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高文正上大学的时候,比这群学生还皮,曾经问过他的导师,“怎么让宝石看起来更有【生机】。这种恐怖的学术问题。”
而且能进入风铃大学的学生,没有一个是简单的角色,随便一个拉出去,浑身都挂满了大大小小的荣誉……
真是恐怖如斯。
走进教室,饶是做好心理准备的高文正,也是心头苦笑不已。许多学生的一身行头,就是【人形移动珠宝库】。
好在风铃大学的安保十分不错,财不露白的定理在大学里面并不适用,使得珠宝学院的学生能够毫无顾忌的打扮自己,基本上风铃大学所有的学生里,珠宝系学生的身价是最高的。
但珠宝也有昂贵和廉价之分的,例如高文正手上的金发晶手串,其价值在所有的珠宝中,也是属于佼佼者的存在,更不用说它还是被开光过的,价值就更不可估量了,这是一件顶级珠宝。
在人工合成珠宝没有出现的时代,几乎每个人都是珠宝鉴定师,依照颜色,分量、质地,每个人都能说个子丑寅卯出来,那时候才是顶级珠宝层出不穷的年代,没有合成,没有造假,没有夹色宝石……
就算这串金发晶手串放在那个时代,也会被大量的珍宝掩去光辉。
若是高文正出生在那个年代,恐怕要饭碗不保。
人工制造珠宝刚出现的时候,大概是十三世纪到十七世纪,这时候已经有人用玻璃来仿照宝石了,毫无例外,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赚的满盆满钵,接下来做这一行的就被人人喊打了,有些还被送上了断头台。
但人工合成珠宝发展了一定的时间之后,还是逐渐被人们接受了,它的出现满足了不少买不起珠宝却又喜欢附庸风雅的人。
是的,高文正早就揣摩透了这群人的思想,就是爱装逼。
在古时候,拥有珠宝可是一件非常有逼格的事情,起码别人看你装扮的花花绿绿的,都不敢小觑。
现在的珠宝鉴定行业很繁荣,原因就是合成珠宝实在太多了,到了泛滥的地步,珠宝鉴定师这个职业应运而生。
鉴定珠宝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门,每个珠宝师都有一定的差别。
还有某些珠宝商人常常会给珠宝套上一些错误、却听起来十分响亮的名称,以提高珠宝的身价,让它听起来更加具有吸引力。
大抵上是这样的辨别的——
具有前缀的钻石都是水晶,具有前缀的宝石都不是宝石……
例如阿拉斯加钻石、亚利桑那钻石、亚利桑那红宝石、好望角红宝石等等。
实际上它们分别是水晶、水晶、石榴石、石榴石。
但说它们不是宝石,也是有失偏颇,毕竟这些石头的价格还可以,数量又比珠宝多多了,放在珠宝商手上还是有些赚头的。
基本上到了现在,这些误称在珠宝交易领域已经被广泛接受,以至于某些附庸风雅的普罗大众,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到底买的是什么。
若是自己收藏,那倒没什么不好,因为这些石头挺漂亮的,看着十分养眼。可要是拿出来和人炫耀,免不了被人嘲笑一番了。
高文正到班级的时候,教室里已经坐满人,有些学生会叫高文正一声“老师”,有些人干脆就没理他,埋头看自己的书,这是常态。
距离上课还有几分钟的时间,高文正略微回忆起前身上课的内容。
了解完之后,高文正才明白,自己以前讲的课简直就是粗制滥造的猪食。
珠宝讲师有很多,他们讲课的质量也是各不相同。
例如做蛋炒饭,几乎每个人都会,胡乱扒拉一盘是蛋炒饭,会发光的蛋炒饭也是蛋炒饭,但两种蛋炒饭能相提并论吗?
显然不能。
“叮铃铃~”
上课铃一响,高文正直接就被眼前的景象泼了一盆凉水,整个班级,真正听课的人寥寥无几,几乎就是他一个人表演的舞台。
珠宝基础知识确实没什么好讲的,但如果基础不扎实,兴许某天被人坑还不知道。
比如说——【夹色宝石】。
这货的出现足以让珠宝师头疼不已,有些珠宝师倾尽“毕生绝学”,依然被这种夹色宝石忽悠瘸了,以至于一身英明毁于一旦,不得不转业谋生。
高文正不得不放弃按照课件讲课,拿起粉笔,直接在黑板上写了“夹色宝石鉴定”几个字。
偶尔有些学生抬头一看,会被上面的几个字晃得一头雾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