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张成之带着张易拜过祖师,亲手端茶磕头三跪九叩,行了正式的拜师礼,从此正式算是张成之最后一个关门弟子,也是唯一的关门弟子,这也是张易后来才知道的事。
拜师之后,两人到了小院练武场中,在张成之指点下,张易开始了学拳生涯。
首先第一课:马步站桩。
“小易,之前你年龄还太小,筋骨还未定型太过脆弱,理解能力也有不足,练拳时稍不注意一受伤,容易伤到根基,反而损害身体潜力”,张成之娓娓讲述,张易现在旁边,认真听着,神情专注。
“如今小易你熟读医书,已明医理,智慧悟性已足,身体正是打基础的好时候”,
张成之看着这个弟子安静专注的表情,心里颇有欣慰,这个弟子悟性出众,筋骨气血浑圆,筋脉罕见的柔韧畅通。更难得的是心性坚韧沉静,颇有道性,实在是天生武学种子。
…………
毕竟拥有一世的经历沉浮,张易已经明白世事道理,知道天高地厚,不再是中二的少年。
张易从不觉得自己是个天才,也知道练拳有名师的难得,所以对这一世拥有机会习武练拳格外珍惜,也格外认真。
好在五年时间入静修行,张易领悟入静上层功夫,精神得到孕养而强大,意志得到磨砺而坚定,在站桩练拳之初,对张易起到了极大的帮助。
…………
“马步是先贤从骑马中悟出的拳法根基,马步站桩,身子如同骑马之时一般,一起一伏,身体重心随着不停移动”,张成之坐在躺椅之中,看着张易一会儿就两腿都开始打起哆嗦来,全身燥热,额头上都出了汗,不由缓声指点道。
“马步站桩不要用死力,站着一动不动就是死力,坚持得越久越伤身体,只会造成膝盖和腰肌劳损,起到的作用反而不大”,张成之起身走了过来,拍了拍张易稚嫩的肩膀,“小易,你先看师父怎么马步站桩。”
张成之说着,也站了一个马步,张易仔细观察着,发现师父的果然身体轻微上下起伏,普通微微荡漾的水波,一起一伏之间极有韵律。
“师父,是这样么?”张易心中觉得有道理,休息了一会儿,又照着刚才所悟所得站起了马步,却仍然自觉无法起伏之间自如调节身体重心。
张成之站在旁边,闻言或者用手一拍,或者轻轻用脚一踢,顿时张易就觉得被拍被踢的地方去被电击一般,筋骨肌肉一被刺激,顿时动作劲力细节一下子就到位了,站桩顿时觉得顺畅起来,马步也似不那么累了。
张易明白这是师父在为自己亲手矫正姿势劲力,机会难得,努力用心记住动作细节,仔细体会姿势感觉。
站着被师父矫正过的桩功,张易确实体会到了和之前的马步截然不同的感受。
正确的桩功之下,张易隐隐感觉身体成了一个有机协调的整体,桩功配合呼吸吐纳锻炼到了身体各处。
站了好久也没觉得腰膝酸疼,反而隐隐觉得体内涌出一股暖流,浑身暖洋洋的舒服。
如今张易懂得拳理不多,忘了从哪里听过一句话:只有越练越舒服的马步桩功,才是真正站对了的桩。
体会着体内隐隐的暖流,张易也是第一次觉得这句话似乎也很有道理。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即使是最基础的马步桩,张易也在师父不厌其烦的手把手的捏骨矫正之下,才把握到每一个动作细节,每一个呼吸吐纳要点,以及呼吸吐纳和动作之间的配合要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