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七年已过,张易也已经十二岁了。
七年以来,张易年龄太小,身体骨骼未曾定型,无法修炼明劲,只好专修桩功养气,呼吸吐纳孕养内息,琢磨拳法内家劲力,主修太极拳八卦掌,锻炼身法步法配合。更多的精力则是用到了精神修行上面,心神空灵自然,精神境界更进一层,随着精神的逐渐强大,心灵感应也逐渐强大,意识也日渐敏锐。
这一天,师父早早带着张易登上了北汉山,这里是首尔附近的最高峰。
清晨,天还未亮,山脚旅游区还没有什么人,只有寥寥几个为了看日出的登山爱好者沿着山路缓缓上行。
张易心中疑惑,不知为什么跑这么远,“师父,今天为什么要跑这么远,要干什么?”
“北汉山虽然不比你师父的故乡长白山,也比不上师父当年学艺见过的诸多名山大川,但也是首尔附近最高峰了”,师父说话之间脚步未停,依然健步如飞,已经越过了好几个为看日出的登山者,
“今日咱们师徒俩就在山巅站桩练拳吧,师父小时候练拳都在山巅,既练拳又练胆,小易你却没经历过,你拳法桩功根基已深,悬崖练功也正当其时,今日正好补上这一遭”
张易闻言也没法作答了,努力憋着一口内息不泄,腿脚用劲足踩八卦步法,连走带跑也只勉强跟上,心知这还是师父照顾着自己的速度,并未全力奔行的结果,就已让自己全力以赴。
即使张易感觉自己太慢,却不知自己的表现已令一众被抛在身后的一个个大人们目瞪口呆,脸红耳赤了,
“这孩子才多大,跑的这么快还这么远,体力怎么这么好?”一个小胖子看着张易那小小的矫健身影越跑越远,中间毫不停留,速度也不减慢半分,狠狠喘了口气惊呼道。
…………
站在北汉山顶峰,一个人迹罕至的悬崖边,张易缓缓深呼吸几口气,自然运转吐纳之法,保持着气息不泄,任由元气内息鼓荡冲刷,站出太极浑圆桩,缓缓炼化元气增长体力。
张成之就在一边静静地看着张易行功,脸上只是微微红润,呼吸也没有丝毫加重,显然爬山并未消耗多少体力。
片刻之后,张易已调匀气息,张成之见状微微一笑,道:“小易,你是我最后一个弟子,自从随我习武以来,从来没让我失望,或许我这一脉传承就着落在你身上了。”
张易静静听着,虽不明白师父今日为何有些奇怪,但仍神情坚定道:“师父,我不会让你失望的,只要有我在,师门传承就不会断”,话亦如往日一般不多,却有些动人的坚定。
“我从不怀疑这一点”,张成之眼里带着些许欣慰,或许这个弟子是自己暮年最大的惊喜,性子安静且内秀,不仅早熟更极有主见,从不令自己担心,“小易,你有天赋有悟性,亦有大毅力大智慧,又能沉下心来,日后武道必会有所成就,唯一缺的就是时间和磨砺了。”
说罢又叹了一口气,伸手摸着张易的头,目光深邃悠远,“只是,要想练拳有大成就,窥得无上至境,悟性也好,资质也罢,或者毅力智慧,都不是最重要的啊。”
张成之注视着张易双眼,郑重道:“小易,我今天所说的话你一定要牢牢记好。”知道这个弟子有过目不忘之能,记忆力天赋惊人,即使如此仍是看到张易默默点头才放下心。
“若没有无畏生死的大勇气,一往无前的意志精神,一辈子也不会有大成就”
“打破天地,跳出局外,只有破除一切心灵枷锁,才会有无限风景无限可能,这也是我这些年才真正领悟的道理”
“你师父我走过大江南北,会过高手无数,早年徒步万里磨砺修行,师法名山大川天地自然,方才汇聚拳意练成暗劲。后来参加过革命,打过RB韩国美国鬼子,扛枪打仗,战场磨炼,一身伤势都不算什么,生死也是平常事,拳意得到洗练磨砺,才有了大格局大气魄,一路突飞猛进最终直达化劲,虽然暗伤处处,损伤了太多身体潜力,最终止步化劲,进无可进”,
张成之想及自己年老之后反倒堪破世事,返璞归真,精神心灵境界更进一步,肉身气血却已衰败,今生抱丹无望,心中终究有些黯然。
不过看到身旁的小小身影,终究还是有一分欣慰,却觉得上天实在待己不薄,今生于武道修行上的所有梦想与遗憾有了一份寄托和安慰。
“一个人若没有丰富人生经历,也没有宏阔宽广的胸襟,平淡一生,蝇营狗苟,练拳也不会有大成就。”
张易虽是个感性的人,却不易被感动,却被师父平淡的话感动了,他能够听出,师父平淡的话里蕴藏着对自己怎样的殷切期望。
遥想着师父只言片语中波澜壮阔的一生,张易也不由心生感慨敬佩,更有向往。特殊的时代洪流催化锻炼了整个时代武者的精神意志,将国家民族独立,救亡图存,自强不息,自由平等,战天斗地等等宏大的精神意志熔炼烙印进入武者的拳意心灵之中,武者有了无比坚定纯粹而且宏大的拳意气魄,练成暗劲甚至更进一步,自然也就不难了,民国时代因此也宗师辈出。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