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易初练成暗劲,已知内家劲力之妙,练拳养气更增动力,专注入神自得其乐。
得益于之前近十年的桩功养气基础,张易虽然内家暗劲初成,但气脉悠长内息强大,省却了许多人暗劲初成时养气的功夫。又有了罕见的赤子之心,练拳时心思专注入神,很快便已熟悉巩固了暗劲,国术修行上再次进入一个快速进步时期。
只是每日张易早晨练拳结束,都有了一项新任务,那就是亲自教姐姐练拳。
虽然周正也习武,却没有传给女儿,一时当初他没什么时间,二是女儿当初还小,没有监督也没太多兴趣,只学了些基础就没学了,周正也不忍女儿吃苦,干脆也只教点防身术,女儿习武也就不了了之。
周莹也想不到自己还有重拾武术之时,不过因为是跟小弟学,既有人陪伴指点,也没有半分保留,她也有了练拳的动力。本来以为会很艰苦的练拳,有人陪伴也不觉难熬了。
张易早已将劲力练透了,如今更练成暗劲,对于武学国术,已经初步有了自己的理解,虽不算大师,但确实已勉强有了授徒传艺的资格。
相比真正的拳术大师虽然远远不及,但相比现代社会各种泛滥的各种武馆道馆体校,张易有真功夫,也有完整内家拳传承,确实算得上名师,至于张易手把手地耐心指导更是常人求之不得的事情。
有张易亲自为周莹矫正姿势,周莹对桩功的呼吸吐纳,姿势劲力的把握一下到位,越练越气息充盈精力饱满,生平第一次体会到了习武的乐趣,切实感受到了好处和进步,周莹对于习武练拳渐渐真正有了兴趣,渐渐有了自觉和主动。
至于周莹年龄太大,二十六岁学拳是否太晚?张易和周莹都未在意,张易觉得对于女性来说,恐怕更多是为了养生,防身倒是次要了,再晚学也不算迟。
周莹也不清楚自己的想法,也从未想过要多厉害,既为了养生,又为了防身,不过最重要的,或许只是这个过程。
张易在教拳过程中,似乎觉醒了好为人师的属性,对周莹尽心尽力,从站桩姿势到呼吸吐纳,从使力运劲到身步配合,种种细节一一指正,拳法桩功吐纳中的道理,更是掰开了揉碎了地讲,生怕周莹不理解。
幸好周莹也学过些皮毛,虽然限于周正的眼光见识,在细节上把握偏差不少,但总还有些基础,周莹成年人的理解能力,自制能力,也让张易不用解释太多,少费了不少心。
所谓教学相长,教拳的过程其实也是张易对自身所学拳法的一次梳理,让对所学拳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期间的种种感悟,和周莹的种种问题,让张易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审视自身,别有一番新的见解。
…………
一月下来,见周莹已然把握住了桩功养气的精髓,桩功进入正轨已算入门,张易也松了一口气,嘱咐姐姐自己坚持练习,开始专注修炼内家暗劲,琢磨形意十二形拳法,直至入神忘我。
之后三个月,张易练形意虎形拳入神,渐渐得其神韵,将猛虎动作神韵融入自身精神之中,甚至常常感觉自己也成了一只老虎一般。更将猛虎动作发力融入拳法身法发力之中,自此张易一练虎形拳,身体内部就似有隐隐有低沉的声音传出,就仿佛真有一只老虎在吼叫一般。
这其实是张易呼吸,动作,皮毛配合一体,以神意统合,自然而然筋骨皮毛之间就发出虎吼的声音。
这已是拳经中所记载的“声随手出”的境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