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着俊秀的外貌,但你一旦站到他面前,你第一个注意到的往往不是他帅气的相貌,而是他那深邃宁静、清澈明亮的眼睛,他那安静内敛、干净洒脱的气质,以及他那浸透人心、温暖阳光的笑容。”
“他有着最惊人的身体天赋和篮球智慧,却没有篮球运动员的粗鲁,反而有着浓郁的书卷气。球场上的他从容不迫,有着非凡的领袖气质,和天才般的组织能力,轻灵飘逸却又果断坚决,即使偶尔的霸道狂野,非但不减其吸引力,反而更增其魅力。”
“他是第一个率队夺得NCAA总冠军的韩国人,也是哈佛大学深红队绝对且唯一的核心,这是哈佛历史上第一次打进NCAA篮球锦标赛64强,也是哈佛的第一个NCAA总冠军,他率领一帮弱鸡做到了,犹如梦幻一般。”
“他是十九岁的韩国留学生,十五岁考入哈佛大学的数学系天才,他叫张易。”
————2005年3月《首尔体育报》。
这是来自报社美女记者金敏妍亲自采访张易后发回的报道,毫无疑问这位美女记者已经成了张易的粉丝,字里行间对张易止不住的崇拜喜爱,却仍旧保持了客观公正,因此她的新闻稿几乎被全盘采用。
2005年上半年,整个韩国的气氛因为一个人而变得热烈。
犹如梦幻一般。
2005年3月,张易率领哈佛深红队历史性地闯进了NCAA篮球锦标赛64强。
随后一路狂飙突进,几乎以一己之力,带领一帮弱鸡队友,一路闯进决赛,击败传统豪强北卡大学队,夺得NCAA总冠军。
整个过程如梦似幻,十六岁的张易展现出的非凡的身体天赋和篮球智慧,更在一路走来,展露出非凡的领袖气质,张易更是由一个菜鸟迅速蜕变为媒体口中的最强篮球天才。
场均40.6分,12.7个助攻,10.2个抢断,不仅数据犹如梦幻,实力表现更是完美无缺。
…………
自从张易名气崛起,就吸引了韩国媒体注意,起初限于张易华裔身份,韩国媒体还保持着矜持,强忍着没有大肆报道。
后来张易率队一路狂飙,黑马身份火遍全美,韩国媒体便自动忽略了他的华裔身份,只提其韩国籍留学生身份,大肆追捧报道,作为仅有的的在美国最大影响力的篮球赛事夺冠的韩国人,在韩国几乎成了国民英雄。
倒是张易的华人身份,同样在隔壁华国掀起一波报道热潮,只是更多只限于体育圈,热度也比不上姚明等巨星,相比韩国的报道,幅度不那么大吹捧也没那么露骨而已。
只有一些年轻的篮球迷在做着张易进入NBA和姚明搭档,两人横扫NBA,在合作带领国家队称霸世界的美梦。
…………
韩国留学生干翻一众美国爸爸的天之骄子,极大地满足了韩国人的民族自尊心。
自豪感强烈的韩国人内心深处同时潜藏着深深的自卑感,以及强烈的不安全感,一旦有自己人能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成就或认可,立马就可以获得国民待遇,成为所有韩国人的骄傲。
所以朴智星之类世界上二三流运动员,一进入五大联赛豪门球队,即使丑得一比,也成了国民级别巨星,韩国人的骄傲。
韩国和与它相邻大国很像,都有被国际认同的强烈渴望,韩国在这一点上却更为严重,因为相比隔壁大国,韩国毕竟地小人少,在世界范围内能拿得出手的荣誉和人才更少。
所以对能为国家争光的人才和世界范围内的荣誉成就,更为渴望更为执着,一旦有几乎都被捧到了天上,如果运动员夺得重大国际比赛奖牌,甚至能和博士一样免除人人必服的兵役。
所以张易的意外崛起,在美国的人气如黑马般狂飙突进,给了韩国所有媒体一个梦幻般的礼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