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虽然算是个发达国家,不过却属于后进国家,无论政治还是经济,军事,文化都缺乏独立性,经济和科技也缺乏足够底蕴。矿产资源和能源不足,农业更严重依赖进口,有限的人口数量更是限制了市场规模,无法如同RB一般形成一个足够大的内部市场……
地理位置更是悲剧,周围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几大流氓,被压制得如此凄惨的发达国家,韩国也是独一份了。
韩国的条件,天生就成不了一个大国强国,既无底蕴又无条件,作为后进发达国家,又没有传统的海外市场,市场和人口规模限制了韩国企业的体量,在这个体量决定一切的时代,韩国狭小的市场规模,能诞生一个世界级的公司三星已经是个奇迹了。
三星的千亿美元市值,在韩国企业中也就仅此一位,除此之外,还有所谓的韩国十大财阀,不过这些财阀更多是得益于垄断地位,国际竞争力值得商榷,体量在韩国算是巨无霸,在国际上却并不起眼。
至于席卷亚洲的韩流,韩国几大音乐经纪公司,如S.M,YG,JYP,LOEN之流,虽然在整个亚洲名气极大,但限于韩国市场规模,市值实在不高。
以艺人经纪公司中最著名的S.M公司为例,2007年8月少女时代出道时的S.M公司的市价总额仅为776亿韩元,换算成美元还不到九千万,人民币也仅仅6亿而已。
2010年6月达到了2115亿韩元,虽然增长了三倍,但仍然仅仅才十几亿人民币。即使到了前世2016巅峰期,S.M市值仍仅仅50亿人民币,YG也就35亿人民币,JYP市值更只有8亿人民币。
不仅仅是三大艺人经纪公司,集中了韩国电影制作行业70%-90%份额的CJ、乐天、Shbx、NEW四大公司市值同样不大。韩国三大电视台亦然,以SBS电视台为例,也仅仅几十亿人民币的市值。
前世的轨迹中,到了几年后,华国众多企业成长起来后,动辄万亿人民币市值的巨头为数不少,尤其阿里和企鹅两三千亿美元的市值在韩国人眼里恐怕犹如神迹了,多元化发展和全球化扩张的野心更是强烈,资本的獠牙显露狰狞。韩国传媒娱乐公司的市值对于这些华国新兴巨头来说有些微不足道,因此,都陆续被华国资本渗透入股。
诸如阿里巴巴入股S.M,企鹅入股YG,甚至入股KK公司,华策影视入股N.E.W,搜狐、苏宁环球、华谊嘉信等也已经在韩国投资娱乐公司。
体量决定一切,大鱼吃小鱼是不变的法则。
可以预见,韩国娱乐传媒公司被华国资本巨头收购,入股的情况只会越来越多,被渗透程度也会越来越深,这种趋势几乎不可逆转,如果不是“限韩令”的影响,越往后这种情况只会越普遍。
如果不是韩国有意限制,甚至韩国几大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艺人经纪公司,乃至于互联网公司恐怕早已被庞大的华国资本巨头吞噬一空了。
…………
张易看着资料报告,静静地听着金元皓的讲述,心中的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对于金元皓所做的,面上虽然不置可否,但心中还是默默点了点头,算是大致认可了。
关于在韩国的传媒娱乐布局,张易的想法很清晰,就是平台化和全产业链战略,为了达成目的,暗中投入大量资金支持新韩集团扩张,简单说就是用钱砸,手段可以说简单粗暴,但却很有用。
就如同几年后的大量华资企业一般,张易并不缺钱,几百上千亿美元的资产,甚至升值空间巨大,既然有这么强的实力,张易直接选择了一线平推大势碾压,这才是他的风格。
雄厚的资金实力让金元皓运营的新韩集团如鱼得水,两年多时间,最大的成就便是完成了对SBS电视台股份的收购。
通过明里暗里种种手段,新韩集团收购了泰荣地产手中的30%,以及瑰嘟米拉公司手中13.2%的SBS股份,再加上零零散散收购的股份,直到最近不久,新韩集团已经占据SBS电视台51%的股份,将将过半的股权,毫无疑问地成为SBS电视台第一大股东。
拥有了三大电视台之一,毫无疑问便在韩国娱乐圈拥有了近乎超然的地位,对艺人和经纪公司有了强大的影响力。
此外,新韩集团同样收购了MBC电视台部分股份,在电视台有一个理事席位和一定话语权。
新韩集团旗下的新韩娱乐还广泛参与影视投资,已经有了不小的人脉和关系,自身渐渐具备大批专业人才,成长极为迅速。在电影院线,影视发行方面,更是成就斐然,不仅成为了了CJ集团旗下的CGV院线的第二大股东,而且大肆投资开始营造自身影院和发行体系。
新韩集团打造的娱乐全产业链渐渐成形,又一个娱乐传媒帝国在悄无声息中渐渐形成……
…………
“我最近正准备收购LOEN公司,一旦成功,新韩娱乐便能拥有最大的唱片发行渠道,更将有最大的音源网站”,金元皓继续介绍。
“公司在CCM又一个理事席位?”张易忽然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