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比赛的推进,天气也越来越热。整个垂钓园里温度骤升,这五月份的天气就是这样,早晨还有些凉意,这才上午10点多钟,就仿佛进入了盛夏一般。有些酷热难耐了。
掐鱼比赛从开始到现在也只不过才过去40多分钟而已,还有接近一个多小时的比拼呢。这又给这场比赛增加了不少难度。
教练刘海龙心里给两位选手默默的记算了一下数量,在这40多分钟的时间里,双方高频率的抛竿大概每分钟6竿左右,到现在大约240多竿左右,除去空杆率,入护的小鲫鱼大概170尾左右。这样计算下来一个小时的时候,两个人均能200尾以上。
杨灿头部也冒出细细的汗珠,神情专注根本没有时间去擦一下。对方没有出现失误,这就是一场持久战。
再看吴明浩早已经汗流浃背了,白色的防晒服已经湿透了。这也没有影响到吴明浩,发挥现在依然稳定。
刘海龙在两位选手之间来回走动,两个人的扬竿中鱼率都已经达到了70%左右。虽然数据很高,那是因为鱼池小鲫鱼密度很高,只有他们2个人比赛,没有其他比赛选手干扰。
刘海龙往向天空的太阳,心里自言自语的说道:“马上就要到比赛的转折点了,随着温度的升高,小鲫鱼吃食的欲望会降低。水面温度高的话,小鲫鱼就不会起浮抢食了。”
由于天气太热,曹文瑞和孔祥林早就收拾起渔具,跑到离鲫鱼池不远的一棵大柳树下,喝茶聊天去了。
老曹吸溜了一口茶水说道:“老孔,看见没,这就是台钓的害人之处,两个人就跟傻小子似的在那抛竿抢鱼。“
老孔摆了摆手说道:”老曹这你就不懂了吧,为了女人成王败寇。这要你20岁的时候,把你扔那比赛,你老小子比他俩还得玩命!“
曹文瑞一脸得意,”那是,那是,不过眼看着就要到考验两个人分析鱼情的能力了!马上就要高下立判了!”
孔祥林一点头说道:“没错,钓浮要向到钓底转换喽!”
教练刘海龙掐着秒表说道:“距离比赛结束还剩下一个小时!“
随着鱼口越来越慢,杨灿决定在这个时候做出调整,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暂时也许会落后吴明浩几尾小鲫鱼。如果不调整的话,自己的体力没有吴明浩强,那就没有赢的希望了。
杨灿一擦脸上的汗水,调整的方针也就出炉了。首先更换钓饵,改为谷物香型,应对小鲫鱼下潜乘凉,对腥味食物不感兴趣的习性。
更换钓法,由钓浮逐步向钓底推进。更换0.6的子线和3号袖钩。防止底部大鲫鱼吃饵拉断子线,或是鱼钩太小造成跑鱼,饵料拉大,减少抛竿频率,尽量双杀小鲫鱼。以弥补体力上的不足。
有了策略方针以后,杨灿在扬竿回鱼入护以后,立即掏出小剪刀剪掉了0.4的子线,快速的从子线盒里拿出0.6子线3号袖钩,熟练的更换上,右手接住浮漂向上一推。由钓浮向钓底转变。
从拉饵盘下边拿出第二款开好的饵料,轻轻一拉。比原来略大的两团饵料就拉了出来。杨灿一看饵料状态还不错。立刻扬竿入水。
饵料状态不错的秘诀,就是放在拉饵盘下边的饵料用湿毛巾盖上了。防止的是饵料长时间不用会造成回水的问题,用的时候状态不佳。
杨灿钓了这么多年鱼,今天可算是最累的一场了,不仅体力消耗巨大,还得和对手斗智斗勇。杨灿也不知道今天自己为什么会这么拼命。一咬嘴唇”秦妍,你放心,我一定打败吴明浩!“
吴明浩的目光瞄了一眼杨灿,看到杨灿正在换子线,心里一喜,准是杨灿切了子线跑鱼了。终于给自己赢得了时间,决定加快抛竿把差距拉大。
这中间这段小序曲也就不到30秒钟的时间。教练刘海龙就看出了杨灿的套路,针对目前的鱼情杨灿准备更换钓技钓法了。而吴明浩这边还是一成不变的频繁抛竿,眼看着一竿一竿的空竿。气的刘海龙直转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