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年轻夫妻,偶尔调个皮,浪个漫,是很正常的事情。
除非真的老了,对本质过于清楚明白,可能真的会——
“整?”
“好。”
许戍和陈珺自然还没到那个层次,所以,偶尔找个借口占个小便宜,吃口小豆腐,也算合理合法。
比如许戍前两天就有一次,趁陈珺刚出浴:
“左手一式太太拳”——摸上了右边;
“右手一剑刺胸前”——触到了左边。
他改歌词自然是日常的基本操作。
可他那次明明是在小丫看不到的地方进行的,而且改成这种歌词的,他只唱过那一次。所以,小丫最多就是在远处听过一遍。
可她,竟然记住了?!
这时小丫随口唱出来,许戍顿觉心惊肉跳,陈珺则有些尴尬,至于甄蓁和郑子妍,只会觉得可爱。
时间如宝马过隙,转眼到了戌时。
小丫可能是白天玩疯了,一直到现在都不肯睡,缠着陈珺要听故事。
陈珺瞥了一眼许戍,天经地义一般说道:“过来给你闺女讲故事。”
“O——K——”许戍在家里的社会地位顶多算是个狗腿子——跑腿干活你来,休闲享受尼奏凯!
许戍想了想,决定给小丫讲一个厉害的。嗯,就《卖火柴的小女孩》吧,这个很出名。
只是其中的内容要改动一下,像铜炉、烧鹅、圣诞树这些“地标”,是绝对不会出现的,难道我东北大火炕不暖和?我大中华的饺子不香?好吃不过饺子,好……是吧!还有那堪称国粹的春联,全世界独一无二,不比圣诞树底蕴更深?
许戍打定主意,民族自信心爆棚地和小丫讲了起来。
“那是很久以前,人们的生活还比较贫穷……”
在许戍的讲解中,小女孩和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在东北的一座小山脚下。
起初,母亲可以通过帮别人干活、或者上山砍柴卖钱等办法赚点钱,生活虽然不富裕,好歹没有缺了吃喝,家里的火炕也是暖和的。
在勤俭节约之下,母女俩每到过年的时候还可以吃上一顿肉饺子。
——对于穷人来说,那时候的肉饺子可是很奢侈的食物。
小女孩慢慢长大了一些,开始学着帮妈妈干活。
现在,她都学会如何使用火柴了。
她用火柴点燃干草,能把炕烧得更暖和。
点燃火后,她把火柴放在衣服侧边的口袋里。
到了晚上,母女俩睡在温暖的炕上。有时母亲还会给小女孩讲故事。
然而有一天,母亲突然生病了,病得很重。因为小女孩太小,不会照顾母亲,母亲的病越来越严重。
最后,母亲去世了。
从此小女孩无依无靠,在吃完家里能吃的东西后,就只有四处流浪,偶尔会有人看她可怜,给她一点吃的。
她穿的衣服好久没有洗过了,甚至有好多地方都破了,不时散发出臭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