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兵有灵,方可称神…”
“可器灵无智,如利剑无锋…”
“如此一来,一柄神兵,一身威力,瞬间便废了大半…”
“欲得神兵,必开其锋,必启其灵,开其光…”
“唯有启灵开光之后,这柄灵戟,方才算得上是真正功成…”
“只是,…不知道,这无名命神,会用何种方法…为这灵戟开光,从而还它那一缕……绝世锋芒!!”
………
按理说,此时此刻,灵戟初成,最为活跃,应是重新启灵的最佳之时。
只是,这重新启灵与刚才的铸造器灵,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所谓启灵,可唤做启灵开光,启的是灵性,开的是灵光。
灵性,重在性字。
性者,智慧也。
世间万物,因岁月流逝,机缘巧合之下,智慧通达,明悟事理,有了初步的判断能力,便可谓之灵性。
从人类角度上而言,所谓灵性,亦可说是一个人的智慧,阅历,经验。
而这些东西,往往会随时间过去,慢慢有所积累。
日积月累之下,或有增长,或原地踏步。
从来不可预测,无有尽时,无人知其终点。
相比之下,这铸造器灵,却是言之有物,行之有道。
本质上讲,属于孕生灵根之法,与炼气一般,乃世间修命之人,修行一途必经之路。
举个例子说明,灵性者,于人类本身之中地位,如同文字。
有文字者,唤之文明。
无文字者,则为原始。
唯有文字,方能体现出原始与文明之别。
一个部族,若有了文字,便可记载历史,传承知识,记录思想,通过学习归纳,不断的进步,发展,并传承下去。
这一步,既是基石,亦是开端。
而如灵根者,器灵之属,于人类而言,则又是另一重含义。
如果说灵性是基石,是一切进步与发展的基础,那所谓灵根,则更像是知识本身,是进步之阶梯。
寻常事物,往往都是先诞生灵性,之后,方才有机会,挖掘出自身隐藏之灵,走上修行求道之路。
眼前这柄戟兵,虽说不同寻常,不过初生,便已有了器灵。
如此一步登天,几乎可以肯定,有朝一日,必会蕴生灵性。
但这世间,除了那些天生灵类,对于其余事物来说,灵性的蜕变,大多是日积月累的过程。
在秋落眼中,这柄戟兵欲成,难的不是启灵,难的是时间不足。
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蕴生灵性…。
这也就是神兵罕见,非常人所能得之的原因。
想想也是,若无秘法,这灵性之事,又岂可一蹴而就。
即便修为再如何强大,但仔细想来,这世间能够随随便便铸就出一柄神兵的,恐怕也只有岁月了。
如眼前这柄灵戟,若是错过了此时,虽不至于半途而废,功亏一篑。
但其器灵刚刚被抹去灵性,极易沉寂,一旦陷入沉寂之中,到了以后,即便侥幸有了灵性,但日后补救起来,却也是极难。
就如自己手中这柄石刀,本就是有灵之物。
但自得到这石刀之日起,与自己相伴,至今起码也有数年。
日夜相伴,每战必随,可事到如今,自己不也没有唤醒那一丝沉睡的隐灵。
“到底该如何做,才能在一瞬之时,蕴生出那一缕灵性…”
如此想着,就连秋落心中,都不免闪过一丝好奇。
正巧此时,虚空之上,项羽那冷漠的声音,再度响了起来。
“算起来,孤这缕意识,亦到了该消失之时…”
“只是,灵戟虽成,但还剩最后一步…”
“接下来,孤便用这最后一丝意识,唤出刚才那百万猛虎命魂,以那魂中怨业为引,为你点亮…那一缕灵光…。
“什么…?!唤出命魂,以命魂怨念为引…点亮灵光…这……竟能如此…”
闻听此言,秋落的眼中不由闪过一丝震惊。
世间万物,皆有命魂。
命魂者,载念秉性,承因汇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