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朱元英要找方二梅调侃一番,但是,方二枚有男朋友,所以,朱元英觉得这件事情,最好的处理态度,就是冷处理。
朱元英现在,要去找一下迟家诚,因为涉及秘密,需要向迟家诚请教。尽管,朱元英脑中有各种的商业模式,但是缺人,而且这个世界的文化氛围,人的思想没有那么容易转变的。
所以,朱元英决定,立足实际,很多时候,就是一句套话,但是确实是一个亲身经历的感受。
这时候,朱元英突然想起来一个笑话。一个人,带着现代的科技,去古代制盐,而看不起去制作玻璃、肥皂、水泥的人。但是,制盐是死罪,制作出来,就挂掉了。在朱元英的印象中,五代时期,贩私盐一斤以上就可以就地正法;在隋唐时期,贩卖一石(一百斤)以上的私盐就是死罪,而且有些朝代还有连坐的制度。
所以,朱元英觉得,这个笑话告诉自己,有些利益,你可以得,有些利益,你只能看着。有人说,有多少肚量吃多少饭,也就是这个道理。
朱元英找迟家诚,了解一下,这世界上,有什么东西,不能卖的,以至于,做生意的时候,遇到这种东西,小心应付。
生意,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
朱元英跟迟家诚约好了时间,是一个晚上,外面真气灯驱散着黑暗。
来到迟家诚的家中,门口仆人早早的在门口等待。
在仆人的引导下,朱元英来到迟家诚的客厅。
迟家诚坐在椅子上,迟家诚看着朱元英坐下,说道:“不知道怎么了,最近喜欢上喝茶,不喜欢喝酒了。”
朱元英回道:“喝茶好啊,喝茶的人,都能赚大钱。”
迟家诚给朱元英到了一杯茶,然后问道:“怎么了,遇到什么麻烦了?”
朱元英笑道:“没有事情,就不能过来拜访你吗?”
迟家诚继续喝茶,不说话。
朱元英知道,现在就要自己表示了,不让会让迟家诚觉得,自己把迟家诚当成外人:“我最近,想倒卖点东西。所以,来请教一下班长了,什么东西不能倒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