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福大三人,是不是第一次制作,所以速度特别的慢。
朱元英这时候,怀念起电视来,现在唯一的消遣,就是修炼和,顺便喝喝茶。
福大三人,对于这些数据,就比较清楚,但是整理出来,就比较困难。
现在,福大三人,用一种白纸,对着留声球放映处的虚影,记录和整理。
朱元英觉得,看着福大三人,就想起自己的第一次数据分析,是那么的笨手笨脚。
偶尔,朱元英会巡视一下,看看这三个人的进度。福大三人沉迷于数据整理,朱元英就承担起照顾福大三人的责任,点了外卖,福大三人吃完,再进行整理。
有时候,朱元英终于明白,只要动动嘴,下面的人,就会把东西准备好,这种感觉,非常的爽。朱元英只能在心中默念:“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最终,各个板块的初稿,福大三人都统计出来的。
福大三人,兢兢战战的站在朱元英的面前,因为对第一份工作有点紧张。朱元英也没顾得上福大三人,就看了一下数据。
因为,100白水晶=10黄水晶=朱元英紫水晶。但是,白水晶下面还有辅币,方便对于一些日常用品进行计算,1白水晶=10文钱。一文两文钱,主要是由铜钱铸成,购买一些便宜的东西。
所以,朱元英注意到这个细节,没有跟福大三人说。在制作表格钱,朱元英直接五个城商品货币单位写清楚。这时候,朱元英看见福大三人抄录、筛选的时候,没有把单位写进去。
因为单位,让朱元英想起古代货币的一个弊端。就是,铜币和水晶的兑换,是浮动的,不是固定的。这个东西,朱元英希望福大三人发现。
在这个社会,货币也是一种商品,货币多了,钱就毛了,买的商品就少了。货币少了,钱就值钱了,买了商品就多了。
这个社会,由水晶充当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作为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统一表现的特殊商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以前,在地球的时候,古代的一般等价物就是黄金、白银,现在,在真气武界的,就是水晶、铜币。
但是,这种水晶,无法随时随地的生产,不像纸币一样,可以人为生产。水晶需要一定的时间,每年都有固定的产出,所以,水晶和商品的价格,不是固定不变,会根据水晶的产量、运输成本,上下的波动。
所以,一般来说,一个白水晶兑换10个铜币。但是,水晶的价格,在上下来回波动,一般确定是一个白水晶兑换10个铜币,有时候,也有一个白水晶兑换13个铜币,更有,一个白水晶兑换7个铜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