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明朝那时,边境的鞑靼族实力强盛,且将士皆高大健硕,连续攻下明国的几座城池,势不可挡。明朝当时的皇上朱明清叫回了自己的四个儿子,其分别有大儿子朱文涛、二儿子朱杰、三儿子朱斌和四儿子朱德荣。朱明清年老体迈,自知时日不多,便交代几个儿子说:“我可封你们为主帅,你们各自带兵,谁收回鞑靼族占领的地最多,谁便可继承皇位。”大儿子不解道:“我们哪里有的兵权?”
“自是去京城里休整着的队伍里挑选,但切勿需平分。”
“知道,父皇。”大儿子朱文涛先行退下。其他几位兄弟也陆续归府。
话说这二儿子朱杰脑里思索着:“自古都是人民起义推翻国家,倒不如尝试收集民兵,训练他们,这也是好。不过怎样让他们信服我呢?”妻子发觉朱杰的不对劲,走近问怎么了。朱杰方才告诉妻父皇的要求和自己的想法,妻笑笑说:“百姓们谁不知道你们四皇子的大名?你在外发文招兵,为了利益,谁不会来?”
“如都为利益,那队伍不都是散沙?”
“那就要你自己挑选人马咯。”
“唉,也就这般。”朱杰无奈,写好文书,要人摘抄,贴满全城。规定地点,次日归集。第二天,规定的地点是一处空旷的平原内,此时正洋洋洒洒有近万人。朱杰喜出望外,命几名心腹一个接一个对这些人问:“我们是去攻打辽国,没钱少财还会丢命,你真的要去?”最后,问到下午,留下的也仅仅一千余人。
其中朱杰发现有两兄弟很奇怪,身长七尺,虽肌肉发达,却拿着八尺有余的木棍,故问:“你们拿棍子来参军干嘛?打我?”两人并肩齐说:“不,俺们只会使得这木韧棍,却是舞地虎虎生威,其他一概不会用。”
“这木棍子为什么是木的韧棍,而不叫韧的木棍?”
兄弟两哑口无言,朱杰又让他们对打几下,二人听命,两人便用那木韧棍打了五十回合,不分胜负,且这木棍不比常棍,都能弯折角不断。只见是:韧棍长空概劈头,刺挑扫能比枪。猎猎作响,是棍划空之势,呯砰不断,是难挡其攻之势。又岂知民中有高人,原是韧棍兄弟二人。
众人见二人的武艺如此高超,都纷纷喝彩起来。朱杰叫停两人,说:“既然你们会也能耐,可能帮我训练这些人?”
“其实俺们兄弟二人早已想归顺朝廷,可又不知如何是好,今日有幸,能碰见二皇子,俺们万般不辞!”
“天也晚了,你们两人有家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