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晋()”!
司马安进入书院以后,书院里铺着青石路,道路两旁还栽种着各种繁茂草木,盛夏之中都能在这里感受到一丝阴凉。
学院为大四合院建筑群坐北朝南,以石木或砖木等建材结合为典型的晋朝风格,屋顶为人字形硬山顶,颇具清雅淡泊之气。
离司马安最近的一个小院子上面挂着算艺斋的匾额,嵇藩除了教授乐曲之外还教授书画和棋艺,还没有走进去就能听到里面传来的一阵琴音。
司马安凑近看了看,嵇藩正低头闭目抚琴,琴音高时是欣喜似愉悦,低时如泣如诉如怨如愤。
“这《幽兰操》世言为孔子所作。孔子伤不逢时,以兰荠麦自喻,且云:我虽不用,于我何伤?言霜雪之时,荠麦乃茂,兰者取其芬香也。今此操只言猗兰,盖省辞也,因此又名《猗兰操》”嵇藩讲解道。
一群半大的孩子根本听不明白这琴音,甚至如果不是被迫他们都不愿意来学。
“先生,就算我们学乐曲学的再好又能怎么样,最后也只是一个伶人而已”一人问道。
“真正的名士通五经贯六艺,而六艺之中乐列其二仅次于礼,而书列第五,贱乐而重书此乃时人之鄙见。”
“其次,自周时起便以乐舞教国子,汉设乐府,魏晋之初设立清商署,收集天下乐曲。
只不过魏晋的乐曲多为文人撰写歌功颂德所用,抛弃九弄之技,配以靡靡之音冠之为‘雅’,类似《酒狂》之类的乐曲深受王公贵族推崇,殊不知此乃亡国之音。
‘乐’为时代之声,夏禹治水而有《大夏》,夏桀无道,商汤伐之于是有《大濩》。黄帝时的《云门》,尧时的《咸池》,舜时的《韶》。”
嵇藩通古博今,一番乐理讲得头头是道,就连旁听的司马安和宁安然都身受教导。
“今日暂且讲到这里,剩下的时间你们把工尺谱背下来《幽兰操》”
嵇藩也见到了司马安脸上带着无尽的欣喜。
“你总算是回来了,这一次呆多久”嵇藩问道。
“如果有可能就不回去了”
“也好,建康城就是一个烂泥坑,哪里有好人往那里边跳的”嵇藩笑道“走吧,我带你在书院转转”
对于太平府书院嵇藩是十万个满意,原本以为他就那样了此残生的时候,没想到又在这里焕发了第二春,有什么能比自己一生所学找到这么学生更值得庆幸的事情?
距离艺斋最近的就是算学讲堂,这里的主讲人当然是刘和,讲堂里的学生司马安粗略的估计了一下居然有六七十人之多。
司马安也是第一次听古人上数学课,所有的学生都规规矩矩的跪坐在课堂上,刘和面前放着一个沙盘,刘和手中拿着一根树枝。
“今日继续讲约分,有没有人回顾一下昨日主讲内容,何为约分”
一个看起来十四五岁的少年郎站了起来
“约分者,物之数量,不可悉全,必以分言之;分之为数,繁则难用。设有四分之二者,繁而言之,亦可为八分之四;约而言之,则二分之一也,虽则异辞,至于为数,亦同归尔。”
对于这少年郎的回答刘和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