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气道的技术,除了竞技类的拳脚,更多的是摔法和擒拿的技术,要双方的身体有了接触才能施展。所以,合气道的对练也是由劈砍式的攻击动作开始的。这种劈砍并不是为了伤害作用,而是发出训练开始的信号,让训练的对象可以开始借着劈砍产生的动作来调整训练对象的重心。而训练的一方,则要随着对方引导的动作做出反应,通过身体的移动和拧转化开对方的动作。
这种训练是相互的。看起来像是一个人神功无敌,用身体的移动配合上身的动作把来犯的人摔得东倒西歪,其实双方都有获益。主动摔人的一方可以验证自己的动作是否流畅,能否改变对方的重心,能否借力打力顺势而为地把人投掷出去;被摔的一方则可以训练身体的反应能力,检查身体内部肌肉,骨架的运行是否有阻滞,能否察觉到对方力点的改变,从而瞬间做出改变。
看到来人向我劈来,我的身体马上反应,双手交合上扬,接住了他的手臂,一只后撤,借着脚步移动的劲力顺势拧腰转胯,双手一个下劈,打算借力打力把他抛掷出去。
可却没想到,这一拋,并没能产生效果。这人在我拧胯的时候,双脚一错步,提前把身子横了过来,让上半身有了支撑,被压下去的身型也定住了。我抛摔的力并没有带动他的重心,反而被他的下盘一挡,借着他横在我胸前的手臂,往我自身反击了回来。
感受到这股回力,我的身体立刻反应,改压为拽,试图改变袭向我胸口的那股力,顺着它的势头把它改出去。可是我刚有变招,对方的身体也起了反应。他就着我拽动他手臂的力量猛地一回身一转臂,和我拽他的力形成了一个方向的合力。他就着这股力往前踏出一步,又稳住了身型。
这股双方相加的合力,反倒是是逼着我往后退了一步。
对方并没有停下来,他趁着我退步的间隙,单臂一送,又是一股力送了过来。面对源源不断的力,我只能顺势化解。
只一个交错,便从一开始我带着对方做动作,变成了对方带着我做动作。
平时在武馆里练习,我们练得都是单式,也就是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去练,对练的双方也都会互相配合,让对方完成整个动作后,再起身重新训练。我还没有试过在一个动作没做完的情况下就要应对下一个动作。
几个动作过后,我便手忙脚乱了起来。渐渐的脚步和移动就都乱了。好在对方给的力道并不大,而且是循序渐进的施加过来,我仗着身体的柔度还能勉强应付,当脚步被打乱,重心即将被从丹田处带出来要失重的时候,靠着韧带的柔软硬是让肩窝下沉,手臂往外再延伸一点,借着增长的力臂再快速跟步,才勉强保证不被甩出去。
对方见几次发力没有能甩开我,似乎兴致也更高了。趁我我一个回身的动作,把另一只手也搭了上我的肩膀,双肘一合,左右肩相错一较劲,一股重力长驱直入,直奔我的中线而来。
这股力直接把我的后脚跟掀了起来,身体马上有了凌空腾起的感觉。我的大脑被这么一冲瞬间短路,由神经和肌肉接管了身体,进入了身体本能的应激反应。
本能的驱使下,我们脊椎一抖,带着后腿往后一蹬,后脚跟触地狗身体瞬间有了支撑,随即重心往前脚上一压,顺着前冲的势头向反方向一甩头,带动整个肩膀上扬,两手一前一后错开发力,前手抱头顶肘,后手压平后拽。这一蹬,一扬,一顶,一拽,四方合力总算是把顷来的力化解开了。
这个动作,正是大爷教我的拳路里面的一式,虎抱头。
这个动作一出来,我体内似乎有某个开关被激活了,身子不由自主的动了起来。
稍一松肩,卸掉肘上的力。前面的顶肘往下一沉,前臂顺势往前抛去,手腕一松,手背就着加速度向对面的人的面门袭去。
对面的人似乎早有预料,撤掉握住我的一只手,同时身子一侧,躲过一招。
手背上没有击打的触觉,身体不等招式用老,该打为捞,前手直接绕住同侧方向对方还搭着的手。后手同时平推,前脚前探勾住对方的脚跟。然后腰上一较劲,作势把对手往他侧后方拧倒。
可是,这一较劲,却感觉在拧一块铁板。我全身的劲都交代了,对方却是纹丝不动。这动作一停滞,思想又恢复了。我连忙松开手,不好意思的马上赔礼道歉。
人家说好是练练合气道的,我这一着急又是打又是摔的。可是对方似乎并不介意,很爽快的摆了摆手,笑道,“没事!打的挺好的。让我想到了一位故人。”
“啊?”我一时没反应过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