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得华铭双眼微闭,三指放在夏华虎口三寸处。约莫半盏茶的功夫,华铭开口说道:“外伤已愈,文脉畅通。夏兄弟已无大碍。”
孔颖达夏华说:“我们和青龙书院方面联系,很快有人接你来了,这几日我带你们在源中参观一番。”
华铭赶紧应道:“甚好,甚好。”夏华点头称谢。
三人相约次日早饭后游源。
一夜无话,第二天孔颖达携华,夏二人早早出了院门。夏华久病初愈,看到外面满是新绿,心情好了一些。在这里夏华感觉很温暖,不像寒文大陆一般的寒冷。
沿着林荫小道,嗅着沁人心脾的芳香,孔颖达介绍着此地的情况。
原来此地名为桃花源,源主就是之前向夏华问话的老者,方圆百里,景色怡人。
三人走过林荫小径的尽头,夏华的眼前豁然开朗,映入眼中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在视线的尽头一排排整齐的房舍。田野的旁边矗立着高高的桑树,伴着和煦的晨风摇曳。田间小径交错相通。早起的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偶见得,老人和小孩领着猫狗在田间玩乐。
夏华心道,难道这就是五柳先生笔下的桃花源?真让人心向往之。
路上的人们都纷纷向孔颖达打着招呼,“三公子,三公子……”孔颖达向两人介绍说:“源里的人勤劳淳朴,我们吃的粮食都来自这里。”
华铭催促说:“快去桃花坳,那里的景色才叫美呢!”脸上满是陶醉的表情。
作为主人孔颖达还没有说话,只见华铭早已拿出一纸画作,用手一挥,画中的船舫随风而涨,瞬间成了一间屋子大小精致的船。夏华心道:想必这就是文舟,画脉大家栩栩如生之境才能完成。。
华铭边拽着两人走进自己的游舫边说道:“孔家书呆子,快告诉我确切位置,我已等不及了。”
孔颖达一脸无奈的说道:“西北,百又八十里。”
三人进仓,在雕花椅上围八仙桌坐定。华铭一声清喝:“起”。文气随之而出,弥漫整个船舫。而后缓缓升起,向西北疾驰而去。夏华起初有些紧张,慢慢感到坐在这里和书房中毫无二样,不尽啧啧称奇。孔颖达仿似能看透他的心思,向他言道:“此乃雕虫小计,小道而已,唯各家经典,大道也!书,我辈逐之。”其后,三人都没有再言语。华铭却有些莫名的紧张,夏华也不便发问。他只是透过幽窗,默默欣赏着别样的风光。
半柱香的功夫,飞舫着地,华铭文气顿收,三人站在一片桃林之前,灼灼桃花,在朝阳的照映下更显光彩。
孔颖达在前引路道:“这就是桃花坳的进口,能不能见到她,就只能看运气咯!华铭暗自祈祷着。
三位公子沿着入口小径向前走去,路旁的风景让夏华惊奇不已,满目桃花,呼吸着花香,仿若仙境。夹路数百步,芳草鲜美,微风徐来,落英缤纷。
路尽处,一道花门树立。行人止步于此,孔颖达向里喊道:“吾等要游桃花坳一番!”
顷刻桃花坳里面传出女音,“夭公主有言,各做桃花诗一首,公主满意方可入内。”
孔颖达无奈一笑,自己的妹妹什么都好,就是想学男子吟诗作文,让孔家人头痛。华铭却顿时自信满满,可见其早有准备。夏华无所谓,他只是纯粹的欣赏风景而已。
“老孔,你先来!看看你的诗文有无长进。”华铭嚷嚷道。
孔颖达也不推辞,稍作思考,吟诵道:“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华铭听罢,抚掌喝彩,只见数丝文采之气聚于孔颖达气海之处盘旋,闪亮发光,煞是惊艳。文气慢慢聚在一起,形成缕状。
华铭大喜道:“好你个书呆子,首句写桃花的繁盛娇艳,次句诗意却推进一层,则由一株而扩展到千枝万树,那千枝万树的桃花,就像一片燃烧着的炽烈的火海。映红了碧草、青山、溪流……春天的万物,仿佛都为它炽烈而娇艳的色彩所融化。此诗两句已’花丝呈缕’,之境,真期待后两句。快说快说!”
夏华也听出此诗的精彩之处。
“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孔颖达一气呵成的吟完此绝句。瞬间文气大增,一缕一缕的迅速加粗终成文气之流,环绕身体数周后钻入其文脉文海之中。
不远处的的夏华也感到了莫名的舒畅,他发现四周的桃花更艳了,桃花蕊也吐出了更多的芳香。
华铭闭目感悟着这首诗。
“咯吱吱,咯吱吱”的声响打破了原有的静谧,原来是桃花坳之门开放。两妙龄女子限于门前,一主一婢,一前一后,一粉一碧。
几人目光都聚在前面姑娘身上,她似有魔力般的能让自己成为中心。好个窈窕的女子,粉纱罩衫锦绣裳;肤如凝脂白润,颈似蝤蛴优美,语出甜美动人,齿若瓠犀齐整,一笑一颦皆动人心。
“三哥的桃花诗浑若天成,情景融汇,后两句更是由桃花本身去想象,立意又在桃花之外,最后诗成传家,真让小妹佩服。”
孔颖达回到:“能得夭妹夸赞一句,实属不易!如果女子能聚才气,幺妹你定能高中状元,成文王也不在话下。”
夭夭公主仿似不喜的嗔道:“谁稀罕臭状元,我日后定要举办只要女子,禁止男人参加的考试。”
“好,好…我家幺妹最厉害。先让我们进去欣赏桃花坳里的风光吧!”孔颖达接着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