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太帝初尘
夏华伫立在文楼广场,回想着关于太文帝的传说。太文帝为上古三大文帝之首位,其中在人族和妖族大战中,独自一人力战五位妖圣,当场爆裂两个妖圣的圣丹,其他三妖圣落伤逃走。太文帝一站定鼎人族的地位,但大战之后,在没有人知道太文帝太初尘的任何信息,而且太文帝一生孤傲,无一亲传弟子。他与其他文帝徒子徒孙满天下截然不同,其实就像仁文大帝的七十二贤弟子数目都是少的,所以太文帝就更显异类了。
大陆上的文人都相信太文帝肯定留下了文藏,可是无数纪年,没有人得到丝毫的收获,渐渐地,有机会参文帝像的文人学子就再也不去做无用功去参太文帝的帝像了。因此,现在没人知道太文帝使用何种文技、修炼何种文法、行走何种文道!
这样的传说当然不是状元夏华蠢蠢欲动地要去改变参帝像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夏华的文心在文海中兴奋无比,夏华的文心可是圣蓝文帝的文心种子,如今已经和自己完全融合,心意相通。文心不但强大坚固,而且夏华惊奇地发现,文心中居然残存着圣蓝文帝的信息。
文心里的信息让人不可思议,但夏华既诧异,又相信它。“圣蓝文帝参透过太初尘的帝像,之后文阶猛涨,文力巨变。”
八十一人大部分都走进了自己早已选好的帝像,最多的人选的是仁文帝,包括寒一孑、吴忧、师兄公输代等人,孔颖达自然毫无疑问地选自己的先祖帝像。法文帝和兵文帝也有几人,其他几个帝像没有人选。毕竟现在寒文大陆的人族是以“仁帝”思想治天下,所以这样的选择无可厚非。
“陈霸先居然选了兵文帝!”这让旁边人好一阵子议论。
夏华径自走向“太文帝像”的方向,苏岂无本想师兄也和自己一道选的是仁文帝像,熟料师兄已于常人,他也不多劝阻,只是提醒说:“师兄,我们文楼二层见!”
夏华点头,随后毫不犹豫地走向了太文帝厅。高门紧闭,夏华依法拿出文牌,轻轻注入文气,文牌闪出一道白光,如同钥匙一样打开了门。
太文帝厅很大,里面空空荡荡,不知何处飘来的薄薄雾气,给大厅增添了神秘感。夏华先前走几步,迎面矗立着一尊大塑像,抬头一看,雕像真是惟妙惟肖,如真人一般站立,只是帝像更加高大伟岸。
此刻夏华的文心竟然恢复了平静,仿佛也在文海中注视着太文帝像。
太文帝体态挺拔,两眼通过厅门,似乎可硬看到远方的天际,五官鲜明,让人自然生出肃穆之感,但夏华却看出帝像中蕴含着杀伐之气,无论是犀利的眼神、嘴角微微上扬,显出对某人地轻蔑之色,或是手里擎着的雪白拂尘,都如同面对着敌人一般。
没人告诉过夏华如何参帝像,夏华左右看了太文帝一周,也没有丝毫发现,而且文心此刻居然正常的什么事都没有。估计自己也是无缘之人,夏华也不强求。
转身就要寻楼梯上文楼二楼与苏岂无汇合,夏华在那一瞥间,看见太文帝像的左手正从衣袍中掏出一页纸,只不过纸页仅仅露出了一部分,刚才他也关注到了,只是看见露出的纸上空空如也。
夏华刚才又瞥见时,竟然发现白纸上出现黑色的线条。他又不禁回头,细看掏出的半页纸,上面果然横竖画着什么。
“这是什么?”夏华冥想着,“参太文帝的关键应该就在这里。”
夏华看着半页纸上内容,总感觉在哪里见过,一时又想不起来。“按道理来说,自己文识虽然初级,但是如今应经文识五脉,一目百行的文技早在对万卷书时练成,由于自己有文殿的存在,所以过目不忘的本领也不再话下,为何还会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
夏华掏出宣纸文笔,想要先临摹半页图文,再找到参悟之法,可是无论如何,他也写不出第二笔。夏华也不气馁,文识入殿,在文殿的‘书室’里,铺纸研磨,一点一划的继续临摹。每写一笔画,他都要去参详太文帝上百次……
文楼其他的文帝厅,既有热闹如仁文帝厅,也有冷清的空无一人,只有那些文帝们亘古不变的矗立在其中,无喜无悲。
仁帝后辈孔颖达第一个登上了文楼的二楼,他眼中看不出欣喜,只有更多的肃然,作为孔门嫡传子孙,他也只是参透半成,但这对于寒文国国士来说,就已经天赋异禀了。
夏华却在太文帝厅重复着拿几笔画,成千上万次的尝试后,夏华好不容易能记住两笔画,但意外又出现了,那些上等的宣纸,似乎承受不住第三笔画,纷纷化成纸烟,顷刻化为乌有。
夏华想到自己还有三页“金枝玉页”,这是作为国试状元的赏赐,如果文技能题写在金枝玉页上面,文气文力可以增幅超两成的,文人是一页难求,夏华颇为心疼地拿了出来。
夏华在文殿‘书室’中铺陈金枝玉页,主页闪着白色柔和的光芒,触摸纸上,柔滑润泽,比最好的宣纸质感好的不知几倍,白页四周镶嵌有金光闪闪的金枝,衬托着纸的不凡,夏华知道这些金枝可是高级文器,只是不知道如何炼制成的。
夏华更加的严肃起来,拿出夏冬刀,以其为笔,一点一点地写起了‘太文帝’左手掏出的文字。
两笔之后,金枝玉页还是承受住了第三笔,夏华尽全力地完成了第三笔画,他感觉到自己空虚无比,后背全湿透了。他赶紧回复文力,闭目诵书。
↑返回顶部↑